返回第五十五章:西厂(上)  无稽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免死。

成化十九年,五月,汪直上奏,左参将卢钦、右监丞杨雄等人不能御虏,以致敌寇多次入境杀掠人畜,又隐匿不报,论法当究问,并自劾不能节制之罪。诏命将卢钦、杨雄一起执来京师,汪直误事,暂记其罪。同月,镇守大同太监汪直驰书上奏,有自虏中逃回的人传报鞑靼可汗打算纠结大军来犯,恐寡不敌众,请求令旧日所统的京军头目赶赴支援,兵部不允。六月,巡抚郭镗上奏,汪直与总兵官许宁共事以来,互生嫌隙,不相和协,并列举了近乎胡闹的五件事为证,表明两人基本上是水火不容。鞑靼大军-瞬即至,恐会败事,于是成化皇帝宪宗调汪直于南京御马监。八月,降南京御马监太监汪直为奉御(六品),除威宁伯王越名,安置安陆州,革南京工部尚书戴缙、锦衣卫带俸指挥吴绶职,俱原籍为民。九月,右都御史李裕等奏,汪直获罪,犹有未满者,希望把被汪直排挤的官员们官复原职并赐召还。成化皇帝以事已处分,责怪李裕等烦扰,而且以有的人不是汪直诬陷的为由,命锦衣卫把领头的御史下狱拘问,并停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李裕、右副都御史屠滽俸禄半年。

成化二十年,大同败仗泄露,成化皇帝大怒,命锦衣卫执大同总兵许宁、巡抚郭镗、镇守太监蔡新于午门前门,后免了他们的死罪,改为各降官六级,永不起用。汪直走后,许宁等人消极抵御,后又中了蒙古可汗的诱兵之计,明军死伤数千人,差点丢掉了大同。朝中当路者都知道败在不该调走汪直王越,害怕成化皇帝责怪,只推说是因为调兵未集,与满朝科道官一起把败仗瞒了下来。直到一年后,终究人心不平,才有人将实情报给了成化皇帝。

弘治元年,南京户部员外郎周从时上奏说应追究前朝遗奸汪直、钱能等人,抄其家以济边用,弘治皇帝以奏疏格式不对为由将周从时下狱不久又放出,原来请的事也不了了之。弘治十一年左右,弘治皇帝召回汪直、梁芳等人,满朝哗然,吏部员外张彩愤而弃官。而后,汪直竟然没了踪影,再也无人提及。

据说,西厂的裁撤以及汪直的被贬,是廷臣和东厂联手,许多人讲,汪直年轻气盛,做事雷厉风行,却不及东厂尚铭等人的圆滑和老道,最终通过一个戏子,败下阵来。而成化皇帝设立西厂的目的,也是为了制衡东厂,却发现西厂的发展,越来越跋扈,以至于无法无天。最终,还是废掉了西厂。而汪直的命运,从北京去往南京,有人说是被贬,也有人说,是皇帝爱护他,说他管理东厂两年间,收刮大批金银珠宝,富可敌国,都被他偷偷藏起来。而旧日老人更是煞有其事说,汪直特意画了一幅藏宝图,而且撕裂开来,藏在了九颗夜明珠里。二三十年间,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就是汪直的藏宝图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