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轻易查手其中。
如果现在是在关外,多尔衮大可将这个难题抛给皇太极去处理,让他去头痛和两难。但是如果深入大明腹地,与关外的沟通耗费时日,在这个关口,卢象升绝对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而且多尔衮需要尽快剿灭卢象升,大军每在关内停留多一日,消耗也会多一些,没有太多时间给多尔衮浪费了,所以这个事情必须尽快决定下来。
而且那些旗丁都是镶红旗的人,又不是他正白旗多尔衮的奴才,与他的关系实在不是太大。
不过他作为此次入关的统帅,在有机会拯救那些被俘士兵的情况下,任由手下的勇士被明军抓取砍头,对他的威信是个不小的打击。说不定以后大家都会将他视为不可信任的对象,失去将领们的支持。
是维持军心士气和自己的威望,还是因此而得罪皇太极,多尔衮面临两难的抉择。
“豪格,你怎么说?”多尔衮决定把豪格拉下水,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他本身就代表了皇太极。
“十四叔,不是做侄子的多事啊,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皇阿玛点头,我也不敢随便乱说啊。”豪格也不傻,这种事情怎么看都不应该乱掺和。
“要是皇上离得不远,向他请示下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时间不等人啊。我军马上就要进攻李家庄,剿灭卢象升,要是我们不答应,到时候他将所有俘虏都砍了脑袋就没有机会了。”多尔衮继续逼迫豪格表态。
“十四哥,卢象升要用五百人换德王一家,他这是漫天要价啊,我们也可以坐地还钱啊。要他把所有俘获的大清勇士都送过来,这个人数我们可以清楚的很,别想耍花招。而且朱由枢一家除了朱由枢还有其他人也还有点价值,总不能就这么轻易的都换回去吧?依我看最多换一部分。”多铎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大家都眼前一亮。
“豫亲王说的对,换不换由我们说了算,换多少也由我们说了算,那能让南蛮子牵着鼻子走。”阿巴泰立马出言表示支持。
“朱由枢一家也就朱由枢本人最有价值,其他人倒是无所谓。如果是用朱由枢的家人换我大清的勇士,那这趟买卖可以做。”只要不是涉及到朱由枢,豪格倒是无所谓。
毕竟朱由枢是由明朝正式册封的亲王,价值根本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
多尔衮想了会,觉得先按豪格说的交涉一下也好,说不定卢象升就同意了呢。
多尔衮叫来了杜度的信使,告诉他自己的决定,让他回去告诉杜度按照这个方案交涉。
杜度得知多尔衮同意交换,大喜过望,连忙派人与卢象升交涉。
只是卢象升也不傻,他拿这些俘虏去做交易,目的就是换回朱由枢。那是朝廷正式册封的亲王,其他人不过是顺带的。而且卢象升手上的筹码太少了,除了这些俘虏,根本拿不出多尔衮感兴趣的东西。
卢象升同意将手头总计六百多的俘虏全都放回去,但是必须拿德王朱由枢一家来换,否则宁可不换。
多尔衮见卢象升不上当,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少部分人知道,多尔衮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卢象升通过杜度的手传递消息的效果现在就显现出来了,杜度为了换回自己的手下,安排人在大军中宣扬多尔衮已经同意交换俘虏,那些不幸被俘的士兵马上就可以回来了。
很快多尔衮大军全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底层的官兵们想法自然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知道那些被俘的官兵如果不换回来,绝对难逃一死。至于什么政治影响那不是他们可以考虑的事情,但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他们还是格外关心的。所以对于多尔衮愿意用抓获的大明亲王去换俘虏,他们是非常感激的。一时之间,多尔衮的声望在大军中格外高涨。
多尔衮此时却对杜度恨的牙痒痒,这是在逼自己就范啊。
多尔衮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背这个黑锅,必须找人分摊自己的压力。所以多尔衮不断的暗示手下们,没有皇上的允许,他实在不敢下这个决定,否则一旦皇上怪罪下来,他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找皇太极汇报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大军中就有皇太极的代表啊。
所以各路人马在多尔衮的授意下纷纷找上了豪格,劝说他同意交换的方案。
哪怕是豪格这样的皇长子,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么多的人。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找到多尔衮协商。
最后多尔衮和豪格以及多铎商量的结果就是,朱由枢可以交出去,但是他的儿子朱慈赏必须留下来,好歹也是一个交代不是。
而且在交割的时间和地点上,多尔衮和豪格也打了个埋伏。他们的要求是既然大清的俘虏在卢象升手上,那么交换的地点自然是在李家庄。至于时间嘛,当然是由多尔衮和卢象升当面交易。
多尔衮他们认为哪怕将朱由枢交出去了,只要攻破了李家庄,朱由枢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