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忆魂魄梦穿梭  济世救国策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忆又都涌上心头。“呵呵呵呵······”他又抚摸了起来,喃喃道:“这世上又还有谁配得上你?好枪······好枪啊······若是让奸人得到了你,岂不是辱没了你······也辱没了你以前那位英雄主人?”说着,他忽然一拍银枪,将它推下了木门道峡谷之中。

一众随从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那抹银光逐渐变小的落了下去,最终平静的停在了一处石堆之中。没有人会发现,在清点过战利品之后还会留下如此贵重之物;没有人会知道此银枪曾经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也没有人知道,这银枪的主人究竟经历过怎样辉煌壮阔的人生岁月。

那并未下完的棋局也留在了原地,不曾有人去移动或是改变它。它本就是死局,无法解开的死局。乱世也是死局,却是可以解开的死局,但是解开它需要沉重的代价。战争更是死局,不同的是,千百年来无数人曾沉醉于解开战争,但是终究无人成功过,无一例外的失败或者被困棋局之中。三国确实是英雄的史诗,但它的背景却是更多英雄在失意失败之后那落寞绝望的背影勾勒而成的画卷。后人的战争的描绘形容也是最为贴切的,毕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十二年前,公元一九九年。幽州,硝烟弥漫,一轮圆月竟被遮蔽的散发不出任何光芒。

白色的铠甲之上,汗珠与鲜血交织在一起,并相同的向不同地方低落。可是将士们却没有任何擦拭的心思,街道之上到处都是搜寻的袁军,这边所有身穿白色铠甲的士兵全都得全神贯注的听着,袁军是否有发现藏身着的他们,一旦藏身之地再被发现,那他们也唯有拼死一战。

近年来他们跟随公孙瓒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各个地盘都被袁绍所蚕食。怎奈公孙瓒依旧不会吸取教训,一味地采取自保战略,部下们对他也都失去了信任。终于在昨夜,袁绍的军队挖掘地道攻入城中攻破其望楼,公孙瓒深知必败无疑,选择了引火自焚。而剩余的士兵全都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拼着性命与袁军血战,直到死伤大半之后,剩余的这些这才奋力杀出重围。他们一众残部,依旧在幽州各处作战,已然坚持了数月之久

袁绍显然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们的意思,继续派遣手下追查,定要将他们尽数抓住,若是他们还想抵抗,那便杀无赦。

阵阵雷鸣之声不住地响起,却丝毫不能惊扰到躲在树林中的一众将士。只听外面的袁军正大声逼问百姓,是否知道剩余敌兵的藏身之处。只要他们不说,当即杀头。躲在树林之中的不少将士已然忍耐不住,便想杀出去拼命。

“疯了吗?”带队的小队长低声呵斥道:“咋们就剩这么点人了,你们就这样出去,是要把大家都害死吗?”这些士兵虽然都不想这样,但是却都不忍心看着这些百姓无辜被杀,便小声和那队长争辩起来。

“出去吧。”低沉的声音从他们身后响起。众将一看,一将拄着一杆银枪当拐杖一瘸一拐的走了出来,连忙齐声道:“赵将军。”

赵云在之前的恶战之中,为了保护更多人他独自断后,右腿中了好几枪,以至于现在走路都是摇摇晃晃。剩余的一众士兵对他也是极为尊重,见他似乎有话要说,便都安静的在原地看着他。

听着树林外又有几声怒喝和惨叫声响起,赵云眉头一皱道:“其实······我们已经被发现了。”

“什么?”将士们全都不敢相信,立刻窃窃私语起来。赵云用冷厉的眼神扫了扫外面,接着道:“不错,他们为何要在外面杀人?不就是杀给我们看吗?就算我们不出去,他们也会朝着我们放箭或者直接杀进来。到时候我们依旧跑不掉。”

“那该怎么办?”那个小队长急切的问道。赵云捡起一块石子,低沉的说道:“横竖都是个死,总得死的有点人样才是。他们的人数和我们相当,但是器械却远胜我们。而且他们显然是正紧张地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肯定不能贸然直接冲出去。突袭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如何偷袭?”那小队长又问道。赵云将那块石子高高丢起,就接在手中,道:“攻击须得在出其不意之中完成。我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你们用长枪投掷攻击,再拔刀剑上去跟他们做最后一拼。”

“哦?”他们都不知赵云要如何吸引敌兵的注意,全都散开给了赵云一定的空间。赵云一瘸一拐的走到树林边缘,背靠一颗大树,左手依旧撑着银枪,右手则拿着那块石头,对着手提环扣刀准备杀人的刀斧手一弹而出。

那些士兵还未看出他的手法,便听见“啪”的一声,那刀斧手“哇”的高声大叫,向后一仰摔倒在地。

“谁?”这帮袁军显然被这个变故所吸引,把剩余的几个百姓全都按倒在地,各自挥舞着兵器指着旁边的小树林。领头的一个头目对着周围人一努嘴,便有几人率先走了过去。

赵云丝毫不顾外面人的行动,微微蹲下身子重新在草地里摸找石子。他身后躲着的其他士兵看着外面那几人越逼越近,赶忙出言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