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忆魂魄梦穿梭  济世救国策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首称臣。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战争的,我也想尝试,直到我和他聊了之后,我理解了他,所以······我还是崇尚能不打就不打的道理。”

“他?哪个他?”诸葛亮有些好奇,道:“我还真想见识见识,是哪位高人,能让我们的魏国大都督回心转意。你可得知道,你不打仗,对魏国的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不不不。”司马懿摆手道:“孔明,你到底还是低估了你自己的影响力啊。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还在,魏国就不敢不要我。至于那个‘他’是谁,我想你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啊?”

“这我哪知道。”诸葛亮笑道:“在我所知里,‘他’可是有好多人哪,不知是‘他’到底是谁?”司马懿也不再绕弯子,正色道:“就是你说的那个别有用心之人。”

“什么?”诸葛亮脸色一变,道:“连······连你也受到了他的蛊惑?”司马懿吐出嘴里的草,道:“什么叫做蛊惑啊?孔明,你们都是一起打拼出来的,何必对他如此大的意见?”诸葛亮“哼哼”的笑了起来,道:“他早就违背了他的初心,还敢指责我说我忘记了自己的本意。就算他还在,也只是个累赘,现在他不在了,对我们来说,倒更是轻松了。”

“说实话,我挺羡慕他的。”司马懿满怀虔诚的说道:“带着妻儿去过平静安宁的生活,这不是我们最初的想法吗?但是也只有他敢拍着胸脯说他已经完成了他自己的使命,所以能够去避世。至于咋俩,还是老老实实的斗一斗吧。”说着笑了起来。

诸葛亮的脸色却依旧难看,道:“我就说嘛,他一个永安都督,怎么会莫名其妙的死了?果然是躲了起来。仲达,他身为大将,不服从我的命令就算了,甚至还尝试杀我。我看他除了躲起来,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也许吧。”“梆”的一声响起,司马懿一把将一杆亮银色长枪拍在了桌上。诸葛亮眉头一皱,道:“仲达,你这是什么意思?”司马懿费力的将银枪倒转,试图将它递过去,道:“孔明,你总该认得出来这是什么吧?其实我是不太理解的,我杀张郃也是迫不得已,而且是借你之手动手。你······你是如何做到对自己痛下杀手的?”

诸葛亮盯着那银枪许久,忽然有些泪眼朦胧,一手捂住枪杆,肩膀抖动了几分,“咳咳”咳嗽起来。等他重新清了清嗓子,这才道:“仲达,这是命运······天命······你是怎么拿到的?”司马懿一抿嘴,道:“那个不听话的永安都督。他走之前,将这个交给了我,说是应当将它给最适合它的人。我思来想去,也找不到更适合的人了。所以······还是将它还给它以前的主人吧?也算是将它送回故土。”

诸葛亮这才将银枪收了过来,又仔细的端详了一番,只见这银枪上依旧是血迹斑斑,已经化为黑色的血液似乎还在他眼前颤动一般。诸葛亮猛地一闭双眼,那一日的情形似乎又在他脑海中还原一般,惨叫声、呐喊声、兵刃交加声音错综交杂。但那一天也是诸葛亮最为心痛的一天,甚至痛苦过失街亭。

司马懿当然明白他的心理,又捋了捋他横七竖八散开的的头发,笑道:“不错吧?这就是你们故人的东西没错吧?”

“不······不错······”诸葛亮咽下去一口血痰,虚弱道:“是的······”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子,道:“仲达,你我也该回去了······多谢······多谢你还回这个······”这银枪甚是沉重,他双臂用出全力,居然还是难以完全将它举起。他身后的随从连忙上来帮忙。

“怎么?你我不把这棋局结束掉吗?”司马懿带着戏谑的口吻说道:“我感觉我要输了啊。”诸葛亮苦笑道:“死局而已,我在这里赢了你,似乎也没有在战场上占优吧?仲达,下次出征,我可就得对你为目标了。你的死守战术实在是让我苦恼,不过下次,你就没这么好运了啊。”说了,又轻巧的晃了晃羽扇,命人抬着银枪准备离去。

司马懿看着那棋盘,喃喃道:“死局吗?孔明,你我所面对的战局、政局,又如何不是个死局?”

诸葛亮带人往回走出不远,看着木门道之下依旧躺着许多魏国士兵,他们和张郃一起在追击时中了自己的埋伏计,已全部身死。但是只有张郃的尸首被魏国救了回去。诸葛亮不由得感叹道:“战争······也许就是这样,如果一定要用战争解决问题,那灾难已经不远了。这么多男儿······他们多少家人在家里等着······终究是回不去了······”此时此刻,他耳边又想起了《十五从军征》的乐声: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诸葛亮再也忍耐不住眼眶中不住打转的泪水,转身让随从将银枪又拿到自己面前,更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