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章:功败垂成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是气度不凡。我就知道你想写,故而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就等你手痒痒。”岳飞破涕一笑,挠了挠手心,坐下来饶有兴趣的说道:“什么墨宝,是何人墨宝,王右军还是张旭?我的手痒痒算不得什么,眼下心乱如麻,倒是无可奈何。”说话间神情肃穆,不知是心烦意乱些什么,众人见状也只是胡思乱想,一瞬间自然无可奈何,不能劝说岳飞一番,也是干着急。黄靖环顾四周,见众人愁眉不展,马上看向岳飞笑道:“贤弟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你写的《满江红》难道不是墨宝,就送给我。意下如何?”“不过原来旧作而已,实乃随便写写,黄大哥如若不弃,尽管拿去,还什么墨宝,见笑了,过奖了!”岳飞听了这话,才会心一笑,随即叹道。“好,好。我就不客气了。”说着黄靖赶忙上前慢慢地卷起,忽然又想起什么回过头来说道:“贤弟,送便送给我了,不如再容色一番?”岳飞不大明白,马上疑惑道:“如何容色?”“把贤弟大名签上,盖个印章。岂不很好!这书画印,三者缺一不可,还是太上皇当年留下的老规矩。”黄靖回忆往事,微微一笑。“好,好。你看,不过草草几笔,如此抬爱,实乃过甚。”说着岳飞签了名字又让岳云取来包袱里的印章加盖好。子午等人围拢一观,果然不错。黄叶、黄香也侧目来看,暗暗称奇,乐个不住。

黄靖高兴道:“如此墨宝,天下难寻。此宝定当流传千古,此词定会名扬后世。”

岳飞笑道:“你看,又给我戴高帽了不是。”说着,黄靖、张宪、岳云、子午等人忍俊不禁起来。黄叶、黄香更是笑个不住。

岳飞叹道:“书法乃我中原奇珍异宝,我草草几笔,黄大哥就这般抬举,实乃过奖了。”黄靖忙道:“贤弟书法,这般了得,想必在书法方面定是颇有研究了,不妨说说,我等愿闻其详?”张宪、岳云、子午等人也催促道:“我等相当期待,还望赐教。”黄叶、黄香也随声附和。

岳飞叹道:“好吧,那就献丑了。书法自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众多大家风范异彩纷呈,大放光彩。可谓开创了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一代‘书圣’王羲之就产生于此时,他汲前人书法之精华,集百家之所长,独创一家之派,楷行草无所不能,王羲之之字端秀清新,可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兰亭集序》乃是天下第一行书是也,被后世称之为行书艺术的扛鼎之作,后人对《兰亭集序》评价很高,全序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遒劲妩媚,尤其是序中二十多个之字,千姿百态,迥然不同。整幅作品实乃巧夺天工之作。虽无山水田园诗意,但却声情并茂;虽非山水墨图,但却灿烂辉煌,意境深远;虽非悦耳动听之乐音,但却和谐大气,明快婉转。可谓极致之中的极致,精品之中的精品!”

岳云想了想,名人一定很有趣就饶有兴趣的忙道:“父亲,关于王羲之有什么故事么?”子午道:“岳元帅,说说看。”“王羲之,此人故事一定很有趣。”普安掷地有声。“东晋风流人物之中,王羲之是佼佼者。”余下看着岳飞。“魏晋风骨有意思,竹林七贤有意思,可竹林七贤的名气似乎比王羲之稍有逊色,是也不是?”武连叹了口气。

“没曾料想,武连小兄弟对这也有所感悟,果然不错。”岳飞笑道:“王羲之如此大名鼎鼎,关于他的故事,当然有了,而且神乎其神。据说,王羲之曾为一老妇人题扇,扇子卖的很快,尽皆抢购一空。还有就是东晋时期,有一道人仰慕王羲之很久,得知王羲之喜欢大白鹅,便在王羲之经常路过的水塘旁养了一群鹅,王羲之路过就看到了,自然很是喜欢,意欲购买,而道士却说:‘如若右军爱之,只要为贫道抄写经卷一部,白鹅自当奉送便是。’王羲之求鹅心切便如此行事了,后人叹之曰:书成换白鹅是也。可见王羲之的字在东晋时名气该有多大!王羲之认为写字之时定要集中精力、端正姿态,集手指、手腕乃至全身精力于笔尖,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好比白鹅游泳一般,白鹅之所以能够白毛浮绿水,就因为他红掌拨清波。身上之力集于两掌,自然浮游自如也就不言而喻了。像是白鹅境界一般写字,定会有所见长。”子午等人听得入迷,赞不绝口。

黄靖叹道:“贤弟,依你看来,唐人书法如何?”岳飞忙道:“唐代之时,颜真卿有《多宝塔碑》传世,柳公权有《玄秘塔碑》传世。一个雄浑敦厚,一个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故人称‘颜筋柳骨’是也。”张宪笑道:“我大宋有没有书法大家,我是说,岳大哥之前。”岳飞娓娓道来:“兄弟又开玩笑,我哪里可以称得上大家,后人顶多叫我岳鹏举,将军、武人而已。大宋自然有书法大家了,所谓先朝‘书法四大家’是也。分别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他们挥洒自如,自成一派。尤其是黄庭坚,不禁诗词写的好,楷行二书也是潇洒飘逸之极。其实太上皇徽宗陛下也是书法大家,他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恐怕后人也莫可能及。瘦金体的确很好,果断干练,十分洗练,字体颇为工整,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