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走进襄阳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梁鹄是书法大家,我听说过。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少年时就爱好书法,拜师宜官为老师,以擅长书写八分而闻名,被举荐为孝廉.也被汉灵帝召在鸿都门下任侍郎升任选部郎。汉灵帝很看重梁鹄,奉为座上宾。魏武帝曹操得到荆州后,也得到了梁鹄。曹操文武双全,也非常喜爱梁鹄的书法。常将他的条幅用钉钉在墙上,或悬挂帐中,加以欣赏。曹操认为梁鹄的书法胜过他的老师师宜官。当时,邯郸有个叫做淳也的学得王次仲的八分书法,就自以为是,洋洋得意。可曹操却说,邯郸淳也擅长写小字,梁鹄擅长写大字。但邯郸淳运笔却不如梁鹄有气势。曹操说话,谁敢不服?故而梁鹄更加名扬天下!”普安娓娓道来。

武连微微一笑:“杜夔是乐律高手,我知道他的本事。他擅长音律,聪明过人。管弦等各种乐器,他无所不能。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习,在前人根基上,自然更上一层楼。杜夔是曹操、曹丕两世的宫廷乐师,以通晓乐律名扬天下。早年任雅乐郎,州郡的司徒以礼相请,他因时世混乱而奔荆州。荆州牧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后,曹操以杜夔为军谋祭酒,参与太乐署之事,令他创制雅乐。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任太乐令、协律都尉。杜夔最擅长演奏的是《广陵散》,嵇康就是从他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此曲的。他所传的旧雅乐四曲《鹿鸣》、《驺虞》、《伐檀》和《文王》至晋犹存。岂不闻,两晋有这样的佳话,流传于世。诸葛孔明之八阵图、周公谨之抚琴、杜夔之声乐、华佗之医诊、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皆天下之奇才也。”

“不简单,你们居然知道,这些。”黄靖也微微一笑,仰天长叹:“说到襄阳,不得不提诸葛孔明。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为隆中之智慧也,襄阳之精气神,是也。”子午赞不绝口:“大人所言极是,听说岳飞将军最喜欢诸葛亮,是也不是?”“此番抵达襄阳,我们就是要追随岳飞将军,出师北伐,还于旧都。不负大丈夫之志!”余下掷地有声。普安笑道:“我们可不能秋风五丈原。”“看看你,还没出发,就说败兴之言,岂不令人扫兴?”武连瞪了一眼普安。

黄靖见四人嘻嘻哈哈,就神情恍惚,若有所思道:“汉代襄阳实乃名扬天下,岂不闻,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唐代襄阳也是名不虚传,正道是: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事到如今,女真人来势汹汹,襄阳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好似三国时代,又是风云际会。正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人,难道除了三国,襄阳在三国以后就大势已去了不成?”子午转过头,嘘唏不已。余下双手叉腰,仰天长叹:“想必李唐也不错。”“要我说,我大宋才正是如日中天之时。”普安伸出手指头,向天一指。武连看向黄靖,毕恭毕敬道:“且听大人说来,你们就不要打岔了。”“襄阳可谓书法名城,隋唐时有丁道护、杜审言,我大宋便有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合称‘四大家’,米芾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也是眼下许多书法小生,习书临摹的法帖。”黄靖捋了捋胡须,介绍开来。

“爹爹,他们人呢?是那四个讨厌鬼么?”众人谈笑风生之际,一个声音又是乍起,余下转过脸,顿时神情恍惚,好似如梦,原来是黄香,只见这小姑娘,出落的漂亮极了。一身粉红外衫,白色小靴,背着手,跨了进来。

余下眼前一亮,拱手笑道:“黄香姑娘,还好吗?好久不见。”“你总是在成都府让我们碰到。”武连乐道。普安目不转睛,盯着黄香的眼睛:“你上次在襄阳城外竹林幽幽之间也让我们碰过了,不知你做什么去了?”可黄香的眼睛却盯着余下看个不住,这让普安有些不大自在,实乃自讨没趣。

“你是知府女儿,怪不得刁蛮的不得了。”子午打趣道。黄香来到四人跟前,一点也不拘束,没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忌讳,反而更是肆无忌惮,居然朝四人胸膛,用手指头,一个接一个的轻轻戳了戳,似笑非笑,乐道:“大老远就听见你们笑,不知有什么可开心的,说来我听听。想必也没什么,你们一天到晚就知道乱跑,就不能在山上老老实实待着么?如今兵荒马乱的,别乱跑,知道吗?看你们满腹经纶,头头是道,不知道是不是文武双全,真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