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神剑出鞘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套终南山掌法给你们,让我终南山弟子都有一套掌法,美其名曰:上善若水掌。”张明远吩咐弟子们散去,只留下几个弟子近前。

弟子们应声道:“师父在上,弟子不敢有怨言。还望师父多加保重,不必操劳过度。”

费无极也叮嘱道:“虽说贫道在青城山做了掌门人,可世人皆知我费无极曾是终南山的弟子。终南山曾有四大弟子,张明远、费无极、扁头、阿长,如今阿长不在,我代他向终南山弟子说几句肺腑之言。你们要听扁头师伯的话,以后照顾好你们师父。以后贫道会到终南山,送你们一套掌法,叫做:无极掌法。”

终南山弟子拜道:“多谢无极师叔!我等经尊师命。”

“你们都起来,他们啰哩啰嗦说许多话,俺就不多说了,一句话,小子们,我终南山将成为天下第一福地,名垂青史,你们可明白了。”扁头大手一挥。

子午与师兄弟一一辞别,众人也面面相觑,依依不舍。纵然有羡慕嫉妒者,也没什么怨言,毕竟子午四人下山也是吃苦颇多,并不容易。

子午微微一笑:“此番下山非比寻常,师兄弟们多加保重。”

“扁头师伯晚上打呼噜,你们就别让他喝太多香茶。”余下也抱着一个弟子喃喃道。

普安也与终南山弟子们话别:“师兄弟们,多加保重。”

“看看你们,依依不舍,我们又不是一去不回,我们的家就在终南山下,那个叫做京兆府的地方。”武连乐道,用手指了指山下。

费无极仰望终南山的郁郁葱葱,不觉感慨万千道:“这终南山蔚然壮观,虽说幽静不如我青城山,可气度不凡。”

“此话怎讲?”张明远不解道。

“俺以为,终南山也幽静。凡是青山绿水,自然都幽静。”扁头笑道。

子午环顾四周,慨叹道:“终南山的气度不凡,是关中的气度不凡。岂不闻,八百里秦川,蔚为壮观。这终南山便是登高望远之所!”

“可不是,我在京兆府,就可看到终南山的雄姿英发。站在终南山,更能一窥京兆府的古朴庄严与大气磅礴。”余下也道。

普安道:“都说‘八水绕长安’,我看莫如一水气冲天。”

“这一水便是渭水了。”武连乐道。

扁头道:“不错,俺打小就听大人们说,‘八水绕长安’,‘八百里秦川’。”

“莫非京兆府与八字分不开了?”费无极道。

张明远看向远方道:“京兆府自周秦汉唐以来,便是龙兴之地!”

“可惜,当年太祖没迁都至此。”子午嘘唏不已。

余下惋惜道:“如若太祖当年迁都至此,想必靖康耻不会发生。”

“我看不见得。”武连摆摆手:“京兆府还不是被女真人占领过么?”

普安点了点头:“不错,这朝廷软弱可欺,迁都也没用。如若一个人软弱无能,跑到哪里都一样。高宗南渡,兀术还是搜山检海,一路追击,是也不是?”

“世人皆知此理,可不自知,又当如何?听说当年太祖就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武连道。

子午道:“太祖哪里会料想今日变故?太祖之所以敢于定都东京汴梁城,也是他文治武功天下无敌。可后代子孙却坐享其成,以致如今惨败。太上皇与钦宗这皇帝做的够窝囊了,原本有人他不用,又有什么办法?此乃人祸,非天灾!京兆府如今一蹶不振,还不如成都府,真是令人嘘唏不已。”众人听了,神情恍惚,默然不语。张明远、费无极、子午四人与终南山众弟子们辞别。

“你们走吧,别太想我。”扁头挥挥手,背过身,泪光点点。张明远等人也挥挥手,渐行渐远,直到不见踪迹,扁头才引众回去。终南山依旧郁郁葱葱,山色苍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