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生死有命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华。没有德的根基,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普安分析道。

武连心烦意乱,喃喃道:“你们说《道德经》,我读了感觉心平气和,没什么烦恼了。”

“你别总是伤心难过,为师知道你在想什么。”费无极安慰武连。

武连低下头,默然不语。

“你们师徒就别再说伤心难过了,明远还昏迷不醒。看了《道德经》本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可明远还是抵不住世间的悲欢离合,如之奈何?”扁头道。

“太上皇去世,多久了?”子午问道。

余下看向种浩:“种浩将军快说。”

“将军,这太上皇驾崩,远在五国城,消息如何传到京兆府了?”普安看向种浩,目不转睛。

武连也感到蹊跷,不由大惊失色:“不错,这消息可不可开玩笑,还望将军说个明白。”

“还是女真人撤走后,得知的。岳鹏举收复了襄阳府等六郡,震动天下。伪齐刘豫被打败,女真人把伪齐皇帝撤销,归还了中原与关中的国土于我大宋。眼下京兆府又回到我大宋手中了。太上皇驾崩的消息早已在开封府传得沸沸扬扬,江南都有人知道了,传到关中,为时已晚,你们眼下才知道,更晚了。我也是昨日才得知,不敢想象,多方求证,准确无误,才上山告诉你们。”种浩娓娓道来,泣不成声。

“原来如此,京兆府又回来了,真是可喜可贺。”费无极听了这话,喜出望外。

扁头也大喜过望:“这下就好了,天下太平有望。”

“可惜,靖康耻依然没报仇雪恨。太上皇也驾崩了,等不到回归中原的时日。听说太上皇在绍兴五年的六月就驾崩了,也就是四年前的六月。女真人密而不发,后来还是高丽人到江南,走漏的风声。”种夫人也悲喜交集,感慨万千。

子午恨恨的道:“可恶之极,女真人如此丧尽天良。居然隐瞒不报!”

“对一个死人,女真人也不放过。”余下更是怒不可遏。

普安气急败坏:“太上皇真是可怜兮兮。”

“帝姬们更是可怜兮兮,不能回到中原了。”武连痛心疾首。

种浩义愤填膺道:“钦宗如今孤苦伶仃,不知在五国城做何感想。”

“还能如何,自然是夜夜垂泪了。当然这是异想天开,钦宗这人没心没肺,想必他不会哭,他会笑,他已经疯了。”扁头仰天长叹。

“你就积点口德好了,与一个将死之人,何必斤斤计较。世人皆知,钦宗是靖康耻的罪魁祸首,他已然被女真人带到大金国认罪伏法,面壁思过去了。我们就不必再说他的不是了,他若良心未泯,该对东京黎民百姓的苦难负责,他,实在难辞其咎。”费无极嘘唏不已。

黄昏时分,张明远才慢慢苏醒,渐渐睁开眼,随即仰天长叹:“想不到,太上皇居然如此客死他乡,这可如何是好?”

“太上皇驾崩前,苦不堪言。这靖康耻,亡国恨,让他神情恍惚;这郑太后驾崩,让他泪流满面;这皇子去世,让他老泪纵横。我可听说,太上皇在五国城还生下了六儿八女,女真人以礼相待,可太上皇还是日夜思念中原。不能返回中原,自然苦不堪言。”种浩泪流满面。

扁头叹道:“那女真人难道不送还太上皇的灵柩?这入土为安,难道女真人不懂?俺就纳闷,俘虏太上皇做什么,女真人吃饱了撑的么?”

“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愿女真人会送回太上皇灵柩。”费无极哭笑不得,泪光点点。

“要不要到五国城,抢夺太上皇灵柩?”子午气急败坏,马上举起拳头晃了晃。

余下也信誓旦旦:“这主意不错,还要搭救钦宗与赵香云。”

“好了,你们别开玩笑了。”普安哭笑不得。

武连冷笑一声:“如若可以搭救,当年在燕山府就得手了,何必等到今日。”

“不可,女真人必然早有防备。这长途跋涉,且不说一路上要历尽千难万险,到了大金国,人生地不熟,何处找寻?你们可听得懂女真人说话?”种夫人摆摆手,马上叹道。

张明远坐起身来,叮嘱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轻举妄动。事已至此,至于太上皇灵柩就不必多想了。人死不能复生,如若前去抢夺,必定大动干戈,对太上皇也难以做到尊敬了。这驾崩已成定局,恐怕只能是朝廷出面交涉,或许才会让太上皇魂归中原。太上皇虽死犹生,我等要齐心协力,协助高宗,抵御金贼,实为当务之急。”

“明远,你就安心歇息,不必胡思乱想。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可你自然也心知肚明,太上皇北上后,注定这般结局。是也不是?”费无极劝道。

“不错,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俺以为眼下女真人对京兆府施以怀柔安抚之策,凡事都以和为贵。这般看来京兆府就相安无事,再者吴玠与种浩据守和尚原,成都府就固若金汤。”扁头点了点头,嘘唏不已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