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楼观疗伤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久,段和誉离开和尚原回大理国去了,众人送走段和誉后,离开和尚原回到了终南山。一路上躲躲藏藏,就怕遇到女真人。好不容易才上山而去,路遇几个金兵,也就打发了。原来金兵在实地察看,意欲把关中进攻成都府的道路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令人担惊受怕,嘘唏不已。

这日,终南山上秋高气爽,风景如画。明哲带着明红、月儿、明浩在终南山散步,几个人笑口常开,不亦乐乎。他们不想在京兆府待着,故而留在终南山。张明远与扁头、子午、余下待他们热情周到,他们喜乐无比。

“他们出去散步,也该回来了。俺觉得他们是说悄悄话去了,分明是躲着我们,哪里是什么散步?俺觉得他们一家子有许多秘密,你们就瞧好了。”扁头站在厅堂门口东张西望。

“师伯又开玩笑了,他们只不过散散心,一起说说话。毕竟道空前辈过世了,明哲前辈自然痛心疾首,做妹妹的明红,做弟弟的明浩,意欲安慰明哲前辈,而月儿是明红的妹妹,姐姐到哪,妹妹就跟着,也在所难免,岂不显得姐妹情深,是也不是?”余下听了这话,马上笑出声来。

子午点了点头,笑道:“听,这分析的头头是道,不错,口才了得,令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风。”

“中秋佳节,他们以散步的法子去过,真有趣。”扁头眼珠子转了转,认真道。

张明远神情肃穆,仰天长叹:“道空居然是兀术的细作,潜伏在我等身边。明哲昨晚与我说了,其实他早已感觉道空的不对劲,只是不想戳穿他。道空还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了,如之奈何?”

“道空这人也是自作自受,俺见他脸黑,没想到他心也黑了,心一黑,眼睛红。”扁头嘘唏不已。

子午对明哲很是敬佩,就叹道:“明哲前辈真是不容易,眼下他一个人孤零零了。他师父与大师兄、三师弟,都走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他还有妹妹明红,弟弟明哲,还有月儿妹妹。如何就孤苦伶仃了?”余下不以为然,马上反驳。

扁头素来对明哲赞许,对道空厌恶,可知道了明哲与道空芦苇荡夜晚的事后就改变了许多想法,感觉道空的可怜兮兮,想到这里,马上仰天长叹:“道空也真可怜,被兀术骗的团团转,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俺真是想不到!”

“玄空道长驾鹤西去之时,我也没想到,恒山派就活下了两个人,一个叫做明哲,一个叫做道空。”张明远咂咂嘴,捋了捋胡须,闭上眼睛,喃喃道。

扁头素闻玄空道长的威名,就泪光点点起来:“可惜了玄空道长,一代宗师,居然撒手人寰,也是契丹人、西夏人、和中原人里的败类所致。想当年,玄空道长何其威风凛凛,在少林寺召集武林大会,主持正义。契丹人多年以来在雁门关外都安分守己,虽说是‘澶渊之盟’所致,可也离不开玄空道长的护持。俺听说玄空道长跳崖自尽后,也是伤心难过了好一阵子。”

“师伯,你真孩子气。”余下见状,心里乐个不住,扁头师伯这话真是孩子气,玄空道长是恒山派掌门人,你一个终南山弟子居然对恒山派掌门人情深意重如若当年传到太师父王世贞的耳朵里,他老人家该有多伤心难过了。想到这里,就乐道。

子午素知师父与玄空道长有过相会,也打过交道,就追问道:“师父,玄空道长,何等人物?”

“玄空道长实乃英雄人物,当年为师与你无极师叔一同上恒山拜访过,感觉他很是正义凛然。”张明远介绍道。

“他还是一个武林高手,曾一人单挑雁门关外燕云高手。听说老毒物当年也曾参与其中,可惜老毒物功力浅薄,一败涂地。”扁头补充道。

张明远也听说过这等事,只是没曾见过,就不像扁头那般添油加醋的信口胡诌了。只是微微一笑:“玄空道长的三个弟子,大弟子,惠松;二弟子明哲;三弟子道空。他们师徒也是走南闯北,行侠仗义。武林中人皆称之为‘雁门关内四剑客’!”

“莫非他们的剑术出神入化?”子午饶有兴趣道。

余下也笑道:“剑术还是不如掌法来的酣畅淋漓。”

“可不是,掌法比剑术更上一层楼,如若一个武林高手携剑,与一个赤手空拳之人单打独斗,世人便冷嘲热讽这携剑之人,只靠剑,如若离了剑,恐怕就束手就擒了。俺可听大嘴师叔说过,掌法如若登峰造极,剑法在他眼中便瞧不上了。”扁头也点了点头。

张明远对武术其实没什么多大研究和建树,眼下的武功也是小时候的终南神功护体,后来王世贞言传身教了许多。不过张明远聪明过人,又刻苦学习,故而有独道的掌法。他对扁头的话将信将疑,笑出声来:“也不尽然,我看剑法如若天下无敌,恐怕掌法也无济于事。如若掌法威震天下,剑法也就不好说了。”

子午感觉扁头头头是道,就认真听着,意欲悟出什么道理。余下更是痴迷,听着师父师伯的话,不觉喜出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