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乃是个热闹非凡的好在所了。又见,不远之处,几个农家妇女在笑将着往那边走去,张明远定睛一看,人头攒动,欢声雷动。原来是在看虹桥之下,商船从桥下穿过,他们欢呼雀跃,好不欢畅。
宋徽宗笑道:“嗯,好好,没想到,此处如此热闹,好啊!那我等就到桥上去!那里应该是个好地方,可以观看观看。”高俅叹道:“曹爷!这虹桥实乃我大宋桥工独创了,您看,桥下绝无木墩相支。但这虹桥还是稳稳当当的,又美观又大气。”童贯笑道:“乃是曹爷的气魄一般了。”蔡京也笑道:“是啊,奇特,奇特!实乃我大宋巧夺天工的一大杰作,如此像是天造地设的一件艺术品喽!”
说着只见他们已到汴河虹桥上了,虹桥飞架于汴河之上,似一道彩虹,那横空而起的俯卧之势,令人惊叹不已,半弧之状甚为自然与潇洒,如此看来颇为美观大气。
此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间看见他们实乃难事,只见,人群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好不热闹。移动之间、挪动之内自然不好发现。桥头桥间,两边之内,摊位满布;桥上桥下,视野之间,一派繁荣。可谓,人流涌动于虹桥之间,商船穿梭在汴河之上。好不繁忙,令人感慨不已。此时此刻,只听的是,叫卖声、马蹄声、轿子吱悠声传响于街道两旁;划船声、唱曲声、琵琶铮铮声回荡在汴河两岸。声声入耳不绝如缕,令人感慨让人惊叹。
后来翰林院的画师张择端在宋徽宗的授意之下有一图卷《清明上河图》流传于后世,其中真实描绘了东京盛景。后人就此传世佳作不同画幅之局部分而列之,命了六大题目,且列作均有一诗联与之,甚为奇妙。
其一:
清明上河图
商业繁荣东京城,清明上河图礼赞情思一画幅。
景色宜人汴河岸,大宋江山画触景生情两朦胧。
其二:
郊野生情
春寒料峭,驱赶毛驴驮炭一行人。
农田村舍,骑马乘轿祭扫两情生。
其三:
汴河漕运
商船停泊,旅人远望,天地之间触深情。
酒楼林立,客商近观,店铺之处见繁荣,
其四:
虹桥繁忙
汴河涛涌,船来船往,泊岸之处近酒家。
虹桥飞架,人上人下,遥望之间为盛景。
其五:
楼门耸立
旅人过平桥,突兀城门楼,遥见京师胆气高。
后代品古韵,千秋岁月情,当数大宋汴梁城。
其六:
城市繁荣
茶肆酒楼,香店药铺,十字街头尽显闹市繁华景。
行马过轿,叫卖肩挑,八方来客畅游巷陌气象新。
虹桥乃是东京一盛景,此桥大有其妙,也为宋人桥梁建置的独创。此桥无墩支无柱立,以巨木伸臂叠架而成,乃是隋朝蕲州赵州桥之后又一奇观,不过值得称道之处在于,赵州桥乃石拱所就,但大宋东京虹桥却为木质而成,其风韵与雅致别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后人有一诗单赞汴河上的虹桥,其诗曰:
大宋京师东京城,繁花似锦最有名。
商业繁荣汴河岸,景色宜人虹桥中。
摩肩接踵桥上走,商船忙碌桥下行。
中原古城华夏风,大展宏图为盛景。
此时,宋徽宗一行还在虹桥上走着,只见人们兴高采烈了起来,男女老少争先恐后的向桥边涌去,此时几头驴也受惊,几个人如何可以牵得住。
童贯疾呼:“保护曹爷!”两个卫士赶忙贴身在了宋徽宗两侧。张明远也东张西望,陪着宋徽宗,不敢有所怠慢。
桥栏杆处此时人头攒动,哪里还有空处,人们也怕这虹桥力不能支,赶忙向河边移去的不少,以致急匆匆过时,竟把一货郎挑着的担子撞了个正着,如若不是有人及时拉住,差点绊倒在地,又有人过时他便急忙往边上一立,方才躲过一劫。顷刻,桥上便不再拥挤,迎来送往,眼界大开。汴河滔滔,垂柳荡漾,波光粼粼,欢声笑语。宋徽宗、张明远等人正四处张望,喜乐无比,谈笑风生之际。
只听得一个汉子已大呼起来:“众位看官,我等自江南而来,进京来表演这水上技艺,谋个生计,还望大伙多多捧场。好,下面就表演开来!”闻得此言,宋徽宗、张明远、蔡京、童贯、高俅等人放眼过去,只见,桥下不远的河面上并列着两条画船,帆樯在两船间架起了一个高大的秋千架,四五个小厮已从船尾相继攀上了架台。
此时众人呼道:“做些什么,报个名来?”汉子笑道:“不急,不急,便见分晓。”只见,一个小厮领着众小厮一个个翻起了筋斗,或腾空前翻,或俯仰后卧,或打拳擦掌,或伸臂踢腿。或雄鹰展翅,或龙腾虎跃。顷刻相继鱼贯入水,好不轻盈,好不娴熟。只听的是,船头船尾鼓笛齐鸣,两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