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保卫东京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命也是拼死而战,双方可谓血洒疆场,势均力敌。

顷刻,李纲命令将士后退,大呼:“投降之人,好生看待。顽抗之徒,格杀勿论。”可是金将还是置若罔闻,李纲一声令下,大宋弓弩手万箭齐发,完颜宗望派的大将便如此丢了身家性命,李纲与将领喜笑颜开的往城中而去。金兵死死伤伤,遭受重创,但俘虏者寥寥无几,大大出乎李纲意料之外。此番金军遭受重创,折了两员金将。

李纲回到城中叹道:“金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难怪灭了辽国称霸一方,如今又虎视眈眈意欲南下。”说着竟然痛哭流涕起来,将领上前惊道:“大败金兵,实乃可喜可贺之事。将军此为何故?”李纲忙道:“我自然不是在哭金兵,而是在哭我大宋将士罢了。”

四位金将尽皆遭受重创,而且有二人被李纲将领斩杀。完颜宗望闻之大惊失色,回到营中,慨叹道:“这李纲果然厉害,如之奈何?”

“将军,事到如今就来个缓兵之计,不知意下如何?”兀术神秘兮兮,不知有何缓兵之计。

完颜宗望神情恍惚的便道:“我看就先且议和!诸位将军意下如何?如今敌众我寡,不宜久战,如若李纲截断我粮道,势必前功尽弃,形势就难说了。”

众将一听神情恍惚,仰天长叹,点点头,尽皆愕然。

“将军,将军,议和!为何如此?宋朝才谈议和,我女真人从来就没有这个道理,岂不是可笑了?”一个挥师南下,久经沙场的金将疑惑道。

听说李纲指挥宋军顽强抵抗,慢慢缓过神来的兀术忙道:“诸位莫疑,那宋钦宗必定求之不得,此为缓兵之计,你们做好攻城准备便是。”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豁然开朗。

完颜宗望忙道:“来人啊!”

“属下在!”一将士应声道。

“本将军派你到城中去,告诉宋钦宗要他派人来我大营议和。再者,看看城中目下如何。你可明白?”

“是,将军!小的自然明白。”说着那将士便去了。

东京皇宫大殿之上,宋钦宗召见了金使,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宋钦宗微微睁开眼眶,望着金人双手扶了扶龙椅,不紧不慢,吱吱唔唔的问道:“完颜宗望,派你前来,有何话要说?”顿时显得诚惶诚恐,忐忑不安。

金人环顾四周,顿时上前作辑,马上昂首挺胸道:“宋朝皇帝陛下,我完颜宗望大将军希望您派人到我大营前去谈议和之事,不知意下如何?”

宋钦宗慢慢睁大双眼,赶忙坐起身来,顿时腾起,叹道:“果真如此!那,那就照办,啊照办。”

李纲叹了口气,瞪了一眼金人,捋了捋胡须忙道:“议和乃是诡计多端,大胆金贼焉敢如此造次,乃是有恃无恐。”

金人顿时心中一怔。

种师中惊道:“陛下,为何要议和,我大宋已经三战破敌胆。”

种浩摇摇头不紧不慢道:“陛下焉能如此,微臣糊涂了。”

李邦彦眯眼忙道:“陛下,议和乃是长久大计,不必大动干戈,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未为不可,几位将军何必如此固执,非要你死我活的厮杀不成?”

“目下还是议和的好,我大宋和金人交战数日双方都疲惫不堪,将军们要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白时中眼珠一转叹道。

“好,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李纲将军、姚平仲将军、种浩将军、种师中将军,你们退下,无须多言。”

一语落地,众人面面相觑,李纲等人只好退了下去。

“如此乃是很好,我大金完颜宗望将军深知中原礼仪,待客十分热情。两国虽兵戎相见,不过也可化干戈为玉帛。议和乃是大计,还望陛下明白。”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如此最好。”宋钦宗听李邦彦说,女真人杀人不眨眼就心有余悸,握了握夏国剑,叹道。

“事不宜迟,就此告辞,且听陛下旨意,自当敬候佳音,万望无欺,告辞!”说着金人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大踏步走出了皇宫大殿。

种浩瞪了一眼远去的金人,慢慢回过头来,抖动着胡须,上前忙道:“陛下不可如此,金人乃是缓兵之计,如今我众敌寡,只要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敌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一鼓作气,大破金人。一战定势,免得让贼人苟延残喘,就后患无穷了。”

姚平仲面带不悦的看着李邦彦,顿时叹了口气,转过脸来上前忙道:“的确如此,陛下要三思,切莫轻信金人,金人乃是诡计。”

种师中瞥了一眼白时中叹道:“陛下,金人示弱,必定势穷力孤,断其粮道,可以大获全胜。”

种浩忙道:“乘胜追击,一劳永逸。陛下三思,不可议和。”

李纲忙道:“我胜为何还要议和,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如此便是金人不胜而胜,大宋不败而败了。”

李邦彦心怀鬼胎,不知哪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