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寒气袭人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许有些变故也未可知。”张明远摇摇头。

“太上皇到江南,自然是歌舞升平、花天酒地,花石竹木、赏心悦目。”子午道。

“此番‘花石纲’没有了,高俅一看中饱私囊怕是不大方便,他自觉没油水可捞,又想要大显身手就请求调回东京,皇上在此紧要关头,正是用人之际,自然求之不得,高俅就风尘仆仆从泗州往东京赶来。”普安拿起东京小报读道。

“这还有一篇文章,很有趣,写的感人肺腑。”武连也拿着一张小报,喋喋不休,读起来:

东京,汴河滔滔,李员外一路而来,但见,不少南去人群,一问都是去南方省亲,路上轿子吱吱悠悠,马匹嘶鸣。毛驴驮着老妇人和孩童,尽皆愁容满面,如何愿意离开东京,回头远望,不知何年何月才可回来。

水上船来船往,借着运货的名头载了不少南去的百姓。迫近东京,举目四望,汴河上一艘官船运送马匹而去,竟也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汴河天际流’。

“李邦彦,乃当朝宰相!白时中如今也是位高权重。梁师成忠心耿耿意欲留下侍候皇上,就没陪太上皇南下。梁师成赋闲在家,让得意门生朱拱之侍候皇上。目下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是朱拱之,实乃一个肥头大耳之辈。”余下也拿着一张小报,瞠目结舌,读到最后,忍俊不禁。

“如今皇上做了太上皇,太子登基大宝,可金人咄咄逼人,如之奈何?”种浩也瞠目结舌。

“浩兄,你要进宫朝议了,准备可曾妥当?”张明远看向种浩,马上问道。

“明远,你别开玩笑了,有什么好准备的。”种浩破涕一笑。

费无极也拍了拍种浩的胳膊,喜笑颜开:“目下乃到东京来了,何不与夫人一同移居东京,也好有个照应。你一个人住东京,让夫人独自在京兆府,这可不好。”

“我也不想这般,只是家国天下,由不得自己。再说又不是长此以往在东京,只要赶走金军,就回到京兆府陪她,我走时她虽说闷闷不乐,可也心知肚明,我种浩这人是个性情中人,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想必她知书达理,会见谅的。”种浩点点头。

“从京兆府到东京来,虽说并不很远,可总觉得每次来都不一样。”张明远笑出声来。

“有何不一样,我看一模一样,没什么区别。”费无极破涕一笑。

“此番却不一样了。”种浩神情肃穆,掷地有声:“女真人挥师南下,金戈铁马,我中原生灵涂炭,如之奈何?如若我西军不支援东京,恐怕东京岌岌可危。”

“此话怎讲?”张明远追问。

“西军乃我大宋威震天下之根本,如若没了西军,列国就虎视眈眈,有恃无恐了。你如何不知西军攻破横山,兴庆府危在旦夕,乾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之事了?你们出使西夏,也知道乾顺的态度。如若不是童贯带领西军打得西夏满地找牙,你们如何会在西夏扬威耀武。乾顺何等不可一世,如若不是童贯带领的西军,乾顺会忍气吞声,不敢虎视眈眈京兆府?就奇怪了。”种浩介绍开来。

“莫非种家军作为西军就在童贯带领下作战,你们不感觉不自在么?”费无极一脸不悦。

“你是说,一个太监指挥千军万马,很丢人现眼?没事,我们保家卫国,为的是大宋黎民百姓,他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种浩哈哈大笑。

片刻种浩与张明远、费无极、子午等人辞别,往皇宫大殿而去。

东京城,皇宫大殿。金碧辉煌,气宇轩昂。群臣站班,气势恢宏。

“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啦!”一人高呼,众人看去,肥头大耳,威风凛凛,两个眯眯眼转个不停,这便是朱拱之。

“陛下,女真人来势汹汹,东京城要早做准备,抵御金军!”一个大臣启奏。

宋钦宗端坐金殿,不紧不慢地问白时中道:“依白爱卿来看,东京可以据守么?听说女真人杀人不眨眼。”说话间有些心神不宁,心有余悸。

“陛下!金人已达黄河北岸,与我军隔河相望。东京之侧又是悬河,一旦敌军渡河决堤,恐有不测,东京不可守!”众人看时,这便是白时中,贼眉鼠眼,头头是道,扬威耀武,威风凛凛。

一人仰天长叹,忙道:“陛下,黄河不足为惧。金人才是大敌,必得防人而非防河。我等为何要让金人渡河,黄河是大宋天堑,非金人天堑,凭什么让他们决堤?”此言一出,文武百官议论纷纷,顷刻,一个个看着此人,原来是姚平仲。

正在此时,又有一人叹道:“陛下,姚将军所言极是。据守黄河并非难事,据守东京也是绰绰有余。”众人看时,乃高俅。这厮为何又回到了东京,不知何故。他却没陪在太上皇身边,原来另有隐情。

此时,还有一人闪出朝班,忙道:“陛下,的确如此。守东京,乃是江山社稷大计,必要从长计议。并非不可守,就看怎么守。”众人看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