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徽宗退位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您就进位太上皇,此乃黎民百姓心愿!”赵香云一看马上按耐不住,随即道:“父皇,既然各位大臣和太子哥哥、康王哥哥如此说来,那您就听了嘛!”

宋徽宗不禁笑道:“好,既然尽皆如此,那朕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朝廷上下,大小之事。桓儿你可要自理了。万望蔡太师等人尽心辅佐,不负朕意!大宋遭此劫难,定是朕有负神灵,自当烧香祈福才是。朕决定,明日到江南去,为我大宋烧香祈福。郓王与朕一同南下,其余皇子但听太子调遣,不得有误。”

“太上皇万福!”刘贵妃也点点头,喜笑颜开。皇子一同拜道,答应下来。郓王看着太子与康王,一脸不悦。

赵桓心中一怔,“莫非这些老东西还要把持朝政。父皇莫非还要大权独揽,我岂不成了孤家寡人,有名无实,不过目下不可胡思乱想,还要从长计议,再与这些老东西慢慢理会。”想到此处,随即忙道:“那就有劳蔡太师、童大人、高太尉了。”

蔡京、童贯、高俅赶忙应声道:“太上皇,陛下!尽管放心便是,微臣等人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恩浩荡才有如今的富贵荣华,怎敢不感恩戴德,以报陛下恩泽。服侍陛下乃是三生有幸了。”“好,你们也多有劳顿,那就回去歇息去吧!”宋徽宗微微一笑。

“是,太上皇,陛下!我等告退。”言毕,蔡京等人尽皆离去。一路上高俅闷闷不乐,一言不发。李邦彦见状也是一言不发。童贯叹道:“陛下如今做太上皇了。”蔡京对童贯耳语道:“胆小如鼠之人,如之奈何?”梁师成对王黼、朱勔道:“还得从长计议,不知新皇帝,脾气如何,我等定要小心侍候。”“那是自然。”王黼与朱勔点点头齐声道,随即一同离去。

宋徽宗与皇后说了会话,许多人也慢慢离去。太子、康王也道:“父皇,那您且先好好歇息,儿臣就先告退了。”宋徽宗笑道:“好,你们去吧。”说着拉着郓王的手不撒开。太子、康王正欲离去,只见仁福帝姬赵香云还在,康王笑道:“帝姬妹妹,你不走么?发什么愣,快走。”赵香云撅着小嘴撒娇道:“我不走,你们先走,我怕自己走后父皇又熟睡过去咋办。他好像喜欢睡觉,不喜欢他的可爱乖巧的女儿了。”此语一出尽皆大笑不已。

“妹妹,放心好了。”郓王赵楷破涕一笑:“有三哥在父皇身边,父皇自然逢凶化吉,洪福齐天。”“楷儿就是孝顺!”宋徽宗对郓王微微一笑,又看向赵香云,言道:“小祖宗,你还嫌父皇睡得不够!去吧,去吧。听话!父皇保证不会再睡过去,行不?”赵香云道:“真的!一言为定。来,父皇咱们拉钩好吧?”“好,好。一言为定。”宋徽宗言毕,只听得父女两人如小孩子一般拉起钩来笑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余众自然是忍俊不禁。太子、康王拉着赵香云要走,忽然,赵香云又转过身来道:“父皇,真的不许再睡!”

“好啦,公主妹妹,不是蒸的难道是煮的。”郓王闷闷不乐,冷笑道。康王看都不看郓王一眼,便道:“妹妹,走吧!”说着拉赵香云一同出去。太子头也不回,泪光点点,方才看到父皇对郓王的态度,心中伤心难过。

宋徽宗摇摇头笑道:“这些孩子,有趣,真有趣。”目下只有张明远等人与刘贵妃侍候左右,宋徽宗示意张明远一个人留下,费无极便带着子午四人离去了,郓王也闷闷不乐走了。此时宋徽宗寝宫中,蜡烛已息,蜡水躺了下来,滴答滴答响个不停,落了下来尽皆成团,干成一坨。

宋徽宗看向刘贵妃道:“朕昏迷不醒有几日?”刘贵妃笑道:“陛下!到今日整整有四日,可把臣妾给吓坏了,也急坏了!”宋徽宗对刘贵妃叹道:“朕自己不知为何好像梦游仙境一般,太上老君说,朕只要把皇位传给太子即可免去大祸。”说着又仰天长叹起来。刘贵妃疑惑道:“这是为何?”宋徽宗朝张明远微微一笑道:“我乃教主道君皇帝,太上老君可说了:‘大凡盛世王朝的帝王将相均会拜于我道家门下,道家之人有两大要术,一为炼丹,此乃长生不老之方;二为作法,乃是降妖除魔之术。自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时,道家世尊老子被封为太上老君之后,道法混沌天开,万世均显奇瑞。秦始皇一统山河,他便开了这长生不老之事,徐福东海求仙,即为此事。’明远也懂得,是也不是?”“皇上所言极是。”张明远一怔,只能随声附和。

刘贵妃又道;“陛下!那如此说来,秦始皇应该长生不老啊!可为什么后人说:‘长城犹在而始皇不见’呢?”宋徽宗想了想道:“只因秦皇不得我道真传,是他暴君之为过甚所致。”“汉武帝呢?”刘贵妃问道。宋徽宗答道:“汉武帝,把个司马迁妄自废之,故不得道法。”刘贵妃甚为诧异地问道:“唐太宗也为何不行?”“唐太宗,在开国之始,有少林棍僧相助,贞观之治又有唐玄奘佛门遁入相护,与我道家无缘,而他晚年大练丹药自然并无大用,最终而亡。”宋徽宗神情恍惚。刘贵妃站了起来惊恐道:“那我大宋又当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