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徽宗退位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宋徽宗喜出望外,引众前往接见,张明远、费无极紧随其后。

“段王,何故如此?”宋徽宗见段和誉一脸忧色,随即上前把手一牵,握手问道。“没想到女真人来势汹汹,欺人太甚。本王听说后日夜兼程,总算赶到了东京。又听说陛下龙体欠佳,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见到陛下安然无恙,就放心了。”段和誉热泪盈眶。“朕眼下退位了,如今是太上皇。太子已然登基大宝!”宋徽宗笑道。“明远、无极,这可是眼下之事?”听了这话,段和誉惊慌失措,瞠目结舌,看向张明远、费无极。二人点点头,默然不语。“段王一路辛苦,陛下相安无事,只是受到惊吓,昏迷不醒。今日好了许多。”张明远道。费无极点点头:“太上皇想南下烧香祈福。”“陛下,何必急急忙忙退位,女真人虽说来势汹汹,但御敌之策一出,也不怕来犯之敌了。”段和誉问道。

“如若有什么御敌之策,朕就不会退位了。朕是迫不得已!如今形势危急,为了挽救局面,朕就在所不惜了。太子长大了,如若不让他亲政,恐怕天下人会流言蜚语。”宋徽宗仰天长叹,心中寻思:“朕是束手无策才退位,不能眼看江山社稷毁于我手。留下骂名,就不好了。还是退位的好,太子想必会有御敌之策。”

“既然陛下做了太上皇,也不必心烦意乱,为国事操劳。何必如此闷闷不乐?如若前去江南,也好游山玩水,心绪就好多了。”段和誉见宋徽宗这般模样,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顿时转悲为喜,微微一笑。“段王果然知道朕的心思,多日以来,诚惶诚恐,心急如火。茶不思饭不想,昏迷不醒。这女真人来势汹汹,如今束手无策。实在不敢想象!”宋徽宗点点头,心满意足。“陛下忧心忡忡,心烦意乱。便是在议和还是出战,无法抉择。”张明远见段和誉有些疑惑,就介绍道。“出战就怕抵挡不住,如若一败涂地再议和,就怕大宋吃亏。如若抵挡住了,武将尾大不掉,江山社稷就难保了。这便是陛下的心烦意乱。”费无极道。“原来如此,可不抵挡,黎民百姓势必会受苦受难。不知陛下退位,太子有何御敌之策?”段和誉恍然大悟,叹道。

宋徽宗笑道:“朕就不想过问了,这要问他自己了。朕退位了,但大宋与大理国还是情同手足,段王大可放心。你还要拜见太子去,毕竟眼下太子已然主持大局了。虽说朕还总揽全局,可东京不日将交给他了。”说话间马上命人召见太子前来。“陛下,还是本王亲自拜见太子的好,免得误会。”段和誉马上摆摆手,拜道。“好,这样也好。让明远、无极陪你去,朕去见不合时宜了。”宋高宗微微一笑,大手一挥,上前扶起段和誉。段和誉与张明远、费无极辞别宋徽宗,前去拜见太子。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多日不见,自然这般久违之感,袭上心头。穿过御花园,来到太子宫中,见太子与太子妃坐着低头不语,马上让公公禀报。

“段王,你如何来了?”太子听大理国王拜见,顿时一头雾水,前来迎见。段和誉拜道:“听说女真人大兵压境,太上皇昏迷不醒,故而前来慰问。又听说太子登基大宝了,故而前来贺喜。”

“有劳段王千里迢迢从大理国赶来,一路辛苦,诸位请坐下说话。明远、无极二位道长,我们也不陌生。以后东京的大事,还要你们多多出手相助才是。”太子微微一笑,马上扶起段和誉,又见张明远、费无极陪同,就示意宫女上茶,请三人坐下说话。“大敌当前,不知太子有何御敌之策?”段和誉问道。

太子摇摇头笑道:“我都没想登基大宝,可父皇已然当机立断,做儿臣的不可违命,只能顺从。此乃孝道,也乃大势所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此番女真人来势汹汹,就看太子殿下大显身手了。”张明远道。费无极道:“太子殿下定会力挽狂澜,总揽全局。”“不怕你们笑话,我也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太子道。段和誉道:“这个不必担忧,文臣武将自然会有主意。何不问他们!”

“有个叫做李纲的,便是他劝父皇退位。这人胆大包天,敢逼宫,父皇南下后,本宫必不会轻饶他。”太子道。费无极眨了眨眼睛,目瞪口呆,马上劝道:“太子殿下,贫道看来,非但不能降罪李纲,还要委以重任。”太子顿时诧异万分,大为不解。

“太子殿下,且听我一言。李纲虽说胆大包天,血书上奏,请皇上退位,可他必定腹有良策。如若他没主见,自然不敢胡作非为。如此忠臣良将,人才难得。殿下何必拒之门外。如此委以重任,文臣武将必当人心思定,如此齐心协力,保卫东京,自然是没有差错,还望殿下明鉴。”张明远看向太子,解释道。

太子顿时眉开眼笑:“如此一席话,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多谢,多谢。”“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宋不可惧怕女真人!地大物博,如日中天,正当再创盛世。如若小小女真人前来,大宋就诚惶诚恐,岂不让列国耻笑,还望太子殿下三思。”段和誉叹了口气。

太子仰天长叹:“不错,本宫也想力挽狂澜,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