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家国情怀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午,张明远、费无极、扁头、阿长、子午、余下、普安、武连抵达武连家中拜访,这府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也算京兆府大户人家。

“连儿!”武夫人神情恍惚,又惊又喜,赶忙抱着跑了进来的武连,泪流满面,摸着武连的后脑勺,手指头颤颤巍巍。

“娘!”武连气喘吁吁之际,破涕一笑,紧紧抱着老夫人。老夫人看上去眼睛发红,像是眼神不好,想必思儿成疾也未可知。

“臭小子,走了那么久也不回来说一声。爹虽说有些错,可你也不能离家出走,是也不是?”武连的爹喜笑颜开,也是又惊又喜。这人是京兆府有名的大善人,最爱怜老济贫,口碑极好,就是好色。人到中年还养了好几个小妾,个个如花似玉,都与武连一般大。武连离家出走便是如此。如此看来,武连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此番跟随众人行走江湖吃了不少苦头,可见这武连也是个有志青年,志在四方,并非花花公子,依靠父母之人。

“武员外好,武夫人好。”众人见礼。

武员外与夫人微微一笑马上回礼:“一路辛苦,快快请坐,上茶。”说话间丫鬟前来献茶。众人坐了下来,喝茶说话。但见厅堂,阔气十足,书画挂墙,宝鼎飘香。茶碗别致,盆景满堂。一派书香门第,珠光宝气。

“去终南山也不错,爹又不怪你,如何就音讯全无?你小子做事太也没轻没重,一点规矩也没有,这可不好。你走了之后,你娘以泪洗面,哭红了眼,你可知道?”武员外问道。

武连挠了挠后脑勺,尴尬一笑:“孩儿想学好功夫,有了本事再回来。”说话间,不由看向娘亲,娘亲早已热泪盈眶。

“连儿,这回不走了吧,在家多住几日,娘给你做好吃的。多谢张明远、费无极二位道长照顾,我儿给你们添麻烦了。”老夫人慈眉善目看着武连,顿时神采奕奕对张明远、费无极等人点点头。

“夫人客气了。”张明远、费无极也点点头回礼间微微一笑。

“孩儿要去青城山,功夫太差,要抓紧时间习武了,如若还嘻嘻哈哈,就麻烦了。”武连虽于心不忍,可想起行走江湖的经历,难以忘怀,不由摇摇头。

“你练武重要还是娘重要?你练武重要还是娶妻生子重要,你练武重要还是前程重要?你老大不小了,也该择门亲事了,别一天到晚想那没用的。你难道不知我大宋自来都是重文轻武,习武有什么用?如今天下太平,你还不如读书写字,到东京考试,也谋个功名利禄,这前程很重要,你可不能为所欲为。如若不听话,娘就恼了!”老夫人一怔,心里忐忑不安,没想到武连依然孩子气,如此我行我素如何是好,想到这里,马上急道。

“素日爹与你嘻嘻哈哈也是不想让你太难受。可爹自从你走后也想明白了。如若放任你,就是害了你。你哪里也别想走,就在家里,等着娶妻生子,以后读书写字,谋个功名。如若你实在不喜欢读书写字也没关系,爹就让你去东京,给你置办些店铺,你做买卖去也成。二选一,你自己好好想想。”武员外素日不曾对武连严加管教,目下也马上认真道。

众人一怔,张明远、费无极面面相觑。扁头、阿长也是对视起来,尴尬一笑。子午、余下、普安,也是一样心中一怔,不知所云。厅堂气氛凝重,众人安安静静,只有彼此呼吸时而急促时而缓慢。

“我有喜欢的姑娘。”武连见众人这般模样,脸色顿时煞白开来,可挠了挠后脑勺,心中暗喜之际,就灵机一动道。

众人瞠目结舌。

“哪家姑娘,为何没带回来?为娘也看看,替你把把关,你这臭小子,如若有了心上人,这便很好,为娘也放心了。”老夫人又惊又喜,乐个不住。

武员外追问:“姑娘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家中可有兄弟姐妹?”

“目下要保密,不可说出来。”武连神秘兮兮,喃喃道。

“为何神秘兮兮,如若有便有,如若无便无,老老实实也好。你要敢骗我们,我们就恼了。”武员外哭笑不得。

“当然,当然。如若连儿子都信不过,你们还信谁?我就想不通,为何你们没给我一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让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养尊处优,为什么?”武连点点头,马上疑惑起来,随即追问。

“连儿!”不说还好,一听这话,老夫人顿时泪流满面。

看众人一脸茫然,武员外解释起来:“连儿,你以为你没有么?只是他们不是得病就是夭折,不是夭折就是瘟疫。我武家自然就留下你这样一个独苗了。也是苍天有眼,还好,你活下来了,还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们就欣慰了。”

“武员外,老夫人。贫道是武连的师伯,这武连上山后也是聪明过人,此番下山随我们到太原府和东京,也是有目共睹,他长大了。正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老夫人方才所言极是,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独苗自然要娶妻生子,传宗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