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钟声响起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冲,完颜宗雪,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手下,也是杀人不眨眼的两个大魔头。他们杀人自然是不分青红皂白,从小受完颜阿骨打的训练,长大成人后身手不凡,可心怀鬼胎,如之奈何?”萧燕道。“你们与他们交过手了?”武连问道。子午道:“谁胜谁负?”“想必女真人靠海东青没什么了不起。”余下道。普安乐道:“完颜阿骨打,这名字好听。”“好听个屁!一听到这名字,契丹人无不深恶痛绝。”萧燕骂道。萧勇也恨恨的道:“如若我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世,他完颜阿骨打岂敢兴风作浪?”

子午问道:“此话怎讲?”“但说无妨。”余下道。普安道:“两个人莫非都是英雄人物?”“想必都是英雄好汉。”武连点点头。张明远道:“且说说看。”“素闻此人,就是不知如何人物。”费无极忙道。“萧勇,你莫非知道你辽国太祖?”空闻微微一笑。

“我大辽太祖小时候据说就是个神童!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自称左右好像有神人护卫。童年时,太祖开言便涉及国家大事。当时其伯父执掌国政,事有疑难,便去向他问上一问。长大成人后,太祖身长九尺,魁梧健壮,胸怀大志,武艺高强。那擒拿手,无出其右。尤其是太祖的目光如炬,堪称摄人魂魄。人到中年,太祖勇猛威武,善于骑射。机警聪慧,明白事理。雄才大略,让契丹七部归顺在他的麾下,又排除阻碍,敢于任用汉人,开创了我大辽百年基业。后来太祖出征渤海国,大获全胜,威震天下。就在班师回朝途中一病不起,撒手人寰。”萧勇仿佛孩子般天真一笑,好似他与耶律阿保机是好兄弟一般,对他熟悉的不得了,故而讲起故事来。听萧勇如孩子般讲故事,空闻感到他释然开怀了不少,顿时神情肃穆,颇为欣慰,看着众人说说笑笑,自己便沉默寡言,心中念起了佛陀。

“听说,这耶律阿保机,是位传奇人物。”张明远道。“既然是传奇人物,自然有不少传奇故事了?”费无极问道。子午笑道:“前辈何不讲一讲。”“我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普安道。余下点点头:“当然,当然。”“辽国太祖,自然是雄才大略了。一般太祖都很雄才大略!”武连认真道。

“我太祖本是马上得天下。后来灭国无数,才发现,国土越来越大,可西部草原上新征服的人,不习惯耕种;投奔而来的汉人,又不可能去牧马。如何是好?太祖自然是聪明过人,北面以国制治契丹,保留我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以汉制待汉人,后来我才发觉,此乃大唐三省六部制之法。正所谓:皇权归一,两套官制,并行不悖。每年春夏秋冬,我太祖会到四处游牧,乃巡察之法。”萧燕也常听哥哥唠唠叨叨,喋喋不休,故而记得这样许多,而且记忆犹新。故而此时此刻,也显摆起来。“我大辽后来汉化后,仿唐长安,修建皇都,名曰上京。兴建孔庙、佛寺、道观,自然更上一层楼。”萧勇道。

“上京还有孔庙,真是不可思议。”子午乐道。“我太祖将其母亲、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赐姓萧氏。据说因他本人羡慕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太祖的皇后名述律平,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后,亦将述律氏赐姓萧氏。因此这萧氏有我大辽皇族之称。太祖汉名叫做刘亿,长子耶律突欲汉名叫做刘倍。”萧燕喜笑颜开。“刘邦!”普安乐道。“刘备?如何与三国蜀汉照列皇帝一个名字?”余下惊道。“一派胡言,人家叫什么名字,你管得着么?”武连乐道。“不知这上京如何营建的,如何仿照长安?”张明远问道。“难道要跑到长安,观摩一二?”费无极乐道。

“我太祖,跨马出征,统一了契丹各部,掌握了契丹联盟的军政大权后,就萌发了依照汉制营建皇都的念头,但当时的时机还不成熟,只好暂时搁浅。”萧勇尴尬一笑。

“后来怎样?”余下追问。“后来,我太祖又想营建皇都。此前,太祖有意将皇都建在西楼邑一带,后来我去过那里,才知道,这地方坐落于狼河与潢水之间,隐藏于大山之内。太祖认为此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此外,这里水草丰足,便于放牧;土地肥沃,利于耕种。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实乃立国之福地!”萧勇津津乐道。

“有这等好地方,辽国不是幅员辽阔么,难道别处没有?”武连纳闷。“为何你辽国太祖非要选择此处?”余下追问。“想必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是也不是?”子午道。普安乐道:“往往建都,许多皇帝都喜欢往自己家乡选择。”“想必雄才大略的耶律阿保机断不会这般做了。”费无极道。张明远道:“那你辽国太祖家乡在哪里?”“辽国幅员辽阔,想必耶律阿保机不会到自己家乡建都。”空闻乐道。

萧燕破涕一笑:“你们猜猜看可好?”萧勇乐道:“你们还别不信。我太祖偏偏也落入俗套了。这地方的确是我太祖家族的发祥地,也是耶律家族的世袭领地,其数代祖先也都出生和安葬在此处。太祖想建都于此,对于自己来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