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钟声响起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远古传说。

“可如今我大辽大势已去,如之奈何?”萧勇仰天长叹。

空闻想起一首诗,不觉吟诵开来: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酪浆羶肉夸希品,貂锦羊裘擅物华。

种类益繁人自足,天数安逸在幽遐。

萧勇泪光点点:“师父,这是苏颂的《契丹帐》,我小时候您教给我的。”张明远等人一怔,一时语塞。“‘澶渊之盟’后,辽宋两国互通时节,好似兄弟之国。”萧勇仰天长叹,仿佛往事历历在目。

萧燕也素闻许多,马上喃喃道:“据说有个叫做富弼的出使我大辽后做了宰相;号称包青天的包拯为了贺正旦出使过我大辽;大文豪欧阳修为了祝贺我道宗登基出使我过大辽;方才空闻大师吟诵的诗歌作者苏颂也作为生辰使出使过我大辽;写《梦溪笔谈》的沈括出使过我大辽;吏部尚书苏辙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苏东坡的弟弟也出使过我大辽;张叔夜出使过我大辽传为美谈,这蔡京老贼、高俅老贼也出使过!目下最可恨的童贯狗贼也出使过我大辽!这一路,情深意切,可惜都断送在了童贯狗贼的手里!我契丹人绝不放过他!”张明远、费无极面面相觑,低下头,一时语塞。

“萧兄,恒山派弟子明哲与道空,现在何处?”费无极突然想起两个人,马上追问。“他们根本没被我们带走,惠松活着,明哲跑了,道空被女真人抓走了。”萧勇一怔,马上掷地有声。“惠松的确死了,明哲、道空被女真人抓走了。明哲跑了后,又去搭救道空,结果又被抓住了。两个人是死是活,的确不清楚,但愿他们平安无事。”萧燕摇摇头,对费无极耳语。

众人又喝了一会茶,说了片刻话。萧勇、萧燕辞别众人,走出少林寺大门,回头看了一眼少林寺,二人就热泪盈眶起来。萧勇转过脸泪如泉涌,萧燕泪光点点,费无极摇摇头也是泪光点点。萧勇、萧燕拜别众人,依依不舍而去。慢慢的走在山道上。

武连问费无极:“师父,他们为何看着少林寺落泪了?”“萧勇小时候到少林寺学过功夫。”费无极道。“萧勇是老衲的弟子,他小小年纪,很是可怜。后来离开少林寺还俗了。其实老衲早知道他是契丹人,那还是听小时候,老衲给他洗澡时发现了,他胸口有狼头。”空闻老泪纵横。众人默然不语,看向远方,萧勇、萧燕渐行渐远,费无极忍不住潸然泪下。此时此刻,少室山上,郁郁葱葱。少林寺内,钟声响起。嗡嗡作响,传向远方。

“明远、无极,你们此番来我少林寺,真是不容易。”空闻道。费无极纳闷:“大师何出此言?”“大师的意思是,我们来少林寺,本想清静无为,可惜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心烦意乱。这其中包括吐蕃法王古思罗的扬威耀武,也包括辽国萧勇、萧燕的埋怨指责。”张明远道。

“孺子可教,非同凡响。”空闻点点头。“西夏为何没来?”子午纳闷。“西夏胆小如鼠,自然不敢来。”武连乐道。“西夏乾顺是个聪明过人的角色,此人心知肚明。这契丹人倒下了,女真人崛起了。宋金又搞了海上之盟,他西夏自然谨小慎微,不敢轻举妄动,意欲见机行事,按兵不动。”张明远语重心长。

“大理为何也没来?”武连问道。普安乐道:“大理国与我大宋世代友好,来做什么,岂不自寻烦恼?”“大理国之所以没来,自然是用不着来。这与大理国没什么瓜葛,他何必凑热闹,趟浑水。段和誉是个聪明人,他只要与我大宋情好日密就好了。除非我大宋有麻烦,不然她大理国不会轻举妄动铤而走险。岂不是自讨没趣,自寻烦恼了?”费无极掷地有声。

“吐蕃为何会来?”武连追问。“吐蕃目下是自作多情,他们自知吐蕃早已大势已去,翻不起什么巨浪,来我大宋也不过是走一走,看一看。至于吐蕃法王古思罗说什么,探听女真人与契丹人的谁胜谁负,自然是哗众取宠的一句玩笑话。当然,他们当作一个乐子,也算是吃不到葡萄的酸味感觉而已了,除此之外,又能如何。”张明远道。

“吐蕃法王古思罗,虽说扬威耀武,可他分明是无可奈何。”空闻神情肃穆。“想想看,大唐时候,也就吐蕃在安史之乱前后和中原人打打闹闹了一些年,就得到了两个大唐公主。”子午道。“一个文成公主。”余下道。武连道:“一个金城公主。”“大唐用两个公主取得边疆太平,也是迫不得已。”普安道。“要说这和亲,应该说,从大汉到大唐就没间断过。”费无极道。张明远道:“算是老传统了。”“可不是,最出名的是谁,你们可知道?”费无极看向子午等人。“文成公主。”子午道。“金城公主。”普安道。余下道:“这是大唐的。”“师父问汉唐两代,你们明白么?”武连尴尬一笑。子午冥思苦想道:“莫非最著名的是,叫什么来着。”

“王昭君!”普安挠了挠后脑勺,猛然想起来。“孺子可教。”费无极喜乐无比。空闻道:“不错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