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拜访少林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贼人围攻也在所难免。不过他一生坦坦荡荡,匡扶正义。也算一代宗师,值得天下豪杰尊重。对他的离去,我少林寺也是伤心难过,颇为同情。”空闻道。

“素闻少林寺,武林至尊,不知何出此言?”子午道。“不过江湖中人一句平常的玩笑话,我少林寺也非什么武林至尊,不过沽名钓誉,徒有虚名。”空闻笑道。听这话语,自然是老和尚谦虚低调了,普安饶有兴趣,马上追问空闻:“大师可知吐蕃法王?”“古思罗么?”空闻没想到普安会知道吐蕃法王,故而惊道。余下蹙眉一怔道:“莫非大师见过这厮?”“难道古思罗到少林寺找过麻烦?”武连急道。“古思罗的确来过少林寺,说是切磋武艺,不过被老衲打败了,故而记得。”空闻回望当年,不觉仰天长叹,历历在目,不堪回首之际叹道。“可见少林寺还是厉害。”武连脑海中突然显现出吐蕃法王古思罗被少林寺击败的场景,不觉乐个不住。子午也想象当年许多武林高手前来挑战,一定也是甘拜下风,素闻少林寺藏经阁从不对外开放,想到此处顿觉心生敬畏,马上笑道:“素闻天下武术出少林,是也不是?”“这说法不免危言耸听了?”普安素知许多武林绝学皆是各大门派自创随即不以为然。余下看少林寺空闻微微一笑,神秘兮兮,随即追问空闻:“大师以为如何?”“你们四个没完没了,问些什么?”张明远看四人喋喋不休,害怕空闻不耐烦,就打圆场笑道。一看空闻默然不语,自然是答对也好,不答对也罢都勉为其难,进退维谷之际,费无极自然心知肚明,为了缓和尴尬气氛,马上开玩笑道:“都是一派胡言,且听大师赐教。”

“荆轲刺秦王时候,我少林寺也没出现,你们自然明白了,是也不是?”空闻端起茶杯,喝上一口,马上道。“这倒也对。”费无极点点头。“荆轲刺秦王,这荆轲还是失败了。”张明远道。“不过勇气可嘉。我少林寺就是有这样的精神,故而为各大门派所敬重。”空闻掷地有声。“大师以为佛家如何?”费无极若有所思。“佛家说,因果轮回,因果报应。我佛家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天龙八部,无所不容。故而辽国南京有个潭柘寺,里面有一尊弥勒佛,这弥勒佛有句对联,你们可知?”空闻捋了捋胡须道。“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子午四人异口同声吟诵开来。

“你们如何知道?”空闻大惊失色。“李师师告诉我们的。”子午点点头。“李师师?”张明远、费无极、空闻目瞪口呆。“李师师怎么了,难道你们不知道?”子午四人也诧异万分。“老衲倒是听说过此人,她是东京首屈一指的头牌歌妓。”空闻道。“李师师,我们当然知道,她名扬四海。”费无极道。张明远道:“李师师这个名字据说也是佛家名号,是也不是?”“不错,师师,很有我佛家意味。如若不是落入红尘,想必她也是一代宗师,如若用歌喉唱些佛歌,岂不青史留名了。可惜她为君王歌,为尘世中人挤眉弄眼。乃是可惜了。”空闻点点头。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李师师也非凡夫俗子。她结交了不少文人墨客。作为‘东京歌后’当之无愧。”费无极道。“李师师与皇上的事,也是沸沸扬扬。”张明远道。“且不说东京小报胡编乱造,坊间也是声名远扬。”费无极道。“尘缘未了,如之奈何。”空闻仰天长叹。“素闻西夏乾顺和大理段和誉皆是虔诚的佛教徒,大师以为如何?”子午问道。“老衲素闻此事,也知道西夏在甘州造了卧佛寺,大理段和誉在洱海边也举行过不少法事,尤其崇圣寺。西夏在我大宋西北,大理在我大宋西南,都以佛家作为国教。唯独我大宋目下,当今皇上以道家为国教。老衲也是想不通,如之奈何?”空闻道。

张明远道:“大师不必自寻烦恼,放宽心也很好。儒释道三教合一,有何不可,何必分得一清二白。”“我与西夏乾顺有一面之缘,素知他雄才大略。”费无极道。“大理段和誉不是与家师也很有兄弟之情么?”子午看着张明远。张明远道:“当然,为师对西夏乾顺和大理段和誉都是有所了解,不过人心叵测,不可不察。”“听说大理段和誉相貌堂堂。”武连道。费无极道:“西夏乾顺也是一表人才。”“我大宋皇上也不错。”余下低下头。张明远道:“皇上当然不错,聪明过人,就是太过沉迷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花草树木、瓷器蹴鞠。如之奈何?”“蹴鞠?”普安喜出望外。费无极道:“你们四个不是喜欢蹴鞠么?此番朕东京没得到高俅一样的机遇,岂不可惜?”“这世间只有一个高俅就够了,你们都想做高俅,岂不天下大乱?”空闻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

“莫非我们没有机会了。”普安闷闷不乐。“见了皇上你倒是沉默寡言了,还什么蹴鞠。”子午笑道。余下乐道:“也是,见了皇上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见了皇上两腿打哆嗦,说话也害怕。”武连道。“莫非做贼心虚,做什么坏事了?”费无极笑道。“那倒没有。”子午四人破涕一笑。

“师父,吐蕃法王古思罗送来帖子,他说明日带弟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