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拜访少林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子午看着张明远、费无极,随即问道:“师父、师叔,这少林寺,我们没去过。素闻天下第一,不知为何如此说法,还望师父、师叔说个明白?”张明远道:“少林寺实为武林至尊,自大唐以来就名扬天下。虽说目下我道家被当今皇上尊崇,可少林寺的地位不可撼动。再说了,太上老君也与孔夫子交好,太上老君也是一个海纳百川之人。既然三教可以取长补短,自然也可并存于世,肝胆相照。再说,方今天下,我大宋面对列国,也是有心无力。尤其这辽国与西夏,虎视眈眈,自然令人不可小觑。”“号令天下者,自古以来便是少林寺。无出其右虽说有些虚妄,可也名副其实。少林寺乃天下武林绝学始祖,不可不尊敬,不可不参拜。”费无极道。普安点点头:“素闻少林寺乃天下第一,就是不知少林寺何德何能,天下第一。”“恐怕少林寺也非武学天下第一。”武连喃喃道。余下纳闷:“那是什么?”“乃是武学道义,天下担当,民族大义,国家兴亡了。”子午认真道。

张明远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不错,少林寺之所以天下第一,自然是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范仲淹虽说是一介书生,可也厉害。经略西北,让西夏不敢造次。也留下许多诗词歌赋的文章。妙笔生花,令人感慨万千。故人虽去,可精神永存,想必后人当记得范仲淹这个名字了。”费无极跨马之际望向远方。

子午扯住缰绳笑道:“也记得岳阳楼了。”“如若不是范仲淹,岳阳楼如何会名噪一时。”余下摸了摸马耳朵。武连道:“要说天下五大名楼,也是值得一说。正所谓: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浔阳楼、鹳雀楼。每个名楼都有一个名人和一篇诗文相伴。”“滕王阁后面,就是大唐的青春俊杰王子安,还有他的《滕王阁序》,是也不是?”普安点点头。费无极“《滕王阁序》里面有两句,正所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确堪当名垂千古。想不到诗仙太白斗酒诗百篇,这王子安也是好生了得,喝了酒,年纪轻轻就荡气回肠了一篇文章,才高八斗,无与伦比。可见小小年纪也可以做大文章,是也不是?”

“不错,王子安的确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可惜年轻气盛,太过短命。渡海溺水,葬身鱼腹,实在可惜。如若当年不是意外溺水,可能后来会有更多妙笔生花也未可知。这王子安也是学习了儒释道,不过他本人尊崇儒家与佛家,是个愤世嫉俗、傲骨凌云之人。”张明远惋惜道。

子午道:“师父、师叔所言极是,如若不是去世太早,自然会留下许多好文章。不过天妒英才,如之奈何?好在王子安来世上走一遭,后人还记得他,记得他的诗文,记得他的滕王阁。登上滕王阁也会情不自禁想起他。”“王子安留下两句千古绝唱,前面师父早已说了,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至于后一句,便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了!”武连羡慕道。余下若有所思:“王子安是渡海溺水而亡,要我说也怪他自己乱写诗句。‘海内存知己’,看看吧,他果然到海里寻找好朋友去了,莫非海里才是他的归宿不成?”“一派胡言,海内指四海之内。这意思就是说天下人间,大江南北了。你胡扯什么海内是海里,真是望文生义,自欺欺人。”普安笑出声来。

子午也乐道:“余下果然胡说八道。”“余下,你就是多余的废话太多,出丑了,是也不是?”武连乐道。余下不服气:“开个玩笑,何必如此。”“一派胡言,王子安这人虽说年纪轻轻,桀骜不驯,牢骚满腹,孤傲不羁,身上小毛病不少,可也是一代大文豪。难道不值得后人尊重?何必拿人家渡海溺水开玩笑,岂不自取其辱了?”普安气道。

费无极点点头:“所言极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取笑于人。”“五十步笑百步,此等事,非我辈所为,尔等可明白了?”张明远告诫道。子午道:“除了滕王阁,还有岳阳楼。”“岳阳楼,自然是我大宋范仲淹了。”余下道。武连道:“《岳阳楼记》里自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黄鹤楼,世人都推崇唐代诗人崔颢。可知道此人的诗句,也只有这一篇,叫做《黄鹤楼》了。”普安微微一笑。费无极道:“为师记得清清楚楚,也最喜欢这首写黄鹤楼的诗作,可谓千古绝唱,无出其右。”说话间吟诵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仙太白关于黄鹤楼也有一首,叫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名垂千古了。”张明远,也道:正所谓: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余下“浔阳楼,后面是大唐白居易和他的《琵琶行》。”“不错,白居易的诗,开头第一句说的就是浔阳楼。”武连,笑道,马上吟诵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