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天生奇才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笑颜开。众人眉开眼笑,议论纷纷。“不过,皆无马蹄之‘香’,你们可知?”宋徽宗蹙眉,不觉摇摇头,一脸不悦。众人心灰意冷,几个老头闷闷不乐,几个青春俊杰也郁郁寡欢。

张明远心想,“这是为何?果然这‘香’很难画了。”“这些翰林院画师可要吃苦头了,丢人现眼,笑死我了。”费无极偷笑。种浩捻须熟思,“马蹄香,这‘香’实在令人头疼。”“马蹄香,马蹄香。的确难画。”段和誉蹙眉,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此时,只听一人掷地有声,“皇上,学生想到了,此刻画出来,如何?”众人看时,这人约摸十七八岁,长相清秀,眉宇有神,目光如炬,发黑如漆,英姿勃发。一身白衣,温润典雅,乃是大宋不可多得的青年画师。

“快快画来。”宋徽宗顿时喜出望外,刘贵妃也是笑容满面。众人不以为然,几个老画师,嘀嘀咕咕,交头接耳。

蔡京对高俅耳语道,“又是个不自量力之徒。”童贯对李邦彦耳语道:“胆大包天,故弄玄虚,实乃哗众取宠。”张明远对费无极耳语道,“此人好生猖狂。”“猖狂也不错,比胆小如鼠好许多。”费无极对张明远也耳语起来。种浩对段和誉耳语道,“此人年纪轻轻,就如此猖狂,想必没什么本事。”“素闻大宋画师一个个身怀绝技,且看看再说,不可早下结论,以免自愧不如。”段和誉对种浩耳语道。

顷刻,那人献上画作,李邦彦接过,轻轻递到宋徽宗案几上,规规矩矩放好。

“你这狂徒,如若画的不对,当心脑袋。”李邦彦对这人瞪了一眼,回过头又对宋徽宗毕恭毕敬,喜笑颜开道:“圣上,如若不中意,不用生气,给奴才递个颜色,这人,奴才给办了,替圣上分忧!”这人胸有成竹,众人却不以为然,几个老画师对他轻蔑一笑。这些,被费无极看在眼里,费无极心中乐个不住,文人相轻,果然如此。

“这画,是你临场发挥还是早有准备?”宋徽宗终于张开口了。“果然一鸣惊人,不可思议。”刘贵妃也瞠目结舌。众人紧张兮兮,一个个交头接耳,莫非有人泄密,宋徽宗狐疑万分。张明远、费无极也面面相觑,种浩和段和誉也破涕一笑。

“方才众人可见,学生实乃临场发挥。还望圣上圣裁。”这人镇定自若。“你好大胆子!”宋徽宗目瞪口呆,马上追问。蔡京马上示意来人拖出去,众人瞠目结舌。

“学生不敢期满皇上。的确是临场发挥!”这人昂首挺胸。“蔡爱卿意欲何为?谁说朕生气了?”宋徽宗看着李邦彦瞠目结舌,摆摆手示意他不可鲁莽,马上又问这人,“你好大胆子,画的如此绘声绘色,朕都羡慕嫉妒了,如之奈何?”

“还是皇上恩泽天下,学生只是直抒胸臆,也非妙笔生花。比起皇上的大作,学生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还要皇上多加指点,才成大器。”这人机智异常。

“此画果然妙笔生花,奇思杰构。”宋徽宗马上哈哈大笑,喜笑颜开,俯身细细看时,不由抚掌大赞,指着此人,喜出望外:“亏你想得出来,实在是个高手。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踏花归来就跃然纸上了,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好似扑鼻而来。妙!妙!妙!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之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此画可名垂千古,今日就收入翰林院,作为画师杰作予以珍藏,明日朕就御笔题词,予以褒奖。自后你就伴驾左右,你意下如何?”“实在奇思妙想,妙笔生花。如若不是匠心独运如何会有如此大手笔。王希孟,哀家没看走眼,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刘贵妃微微一笑,点点头,赞不绝口。

“学生王希孟,遵旨。”此人微微一笑,张明远、费无极看过来,这人相貌堂堂,模样俊俏。众人乐此不彼,老画师也尴尬一笑,不得不服,乃是心悦诚服。

夜色时分,宋徽宗、刘贵妃与张明远、费无极、种浩、段和誉在御书房说话。宋徽宗吩咐,如若非紧急事务,就算蔡京前来也不许打扰,片刻,屏退左右,宫女太监离去,掩上房门。宋徽宗与四人畅所欲言。

“我大宋江山,到朕这里,最为辽阔。就让朕为你们说说看,好让诸位了然不惑。我大宋幅员辽阔。北至代州,看那恒山郁郁葱葱,太行王屋,古来有名。列子作《愚公移山》便是说此间故事;南至思陵州,其地,望海而居,遥望南云,可谓沧海桑田;西及西宁州,长河所在的湟水谷地,乃震慑吐蕃各部的咽喉所在。当年大唐文成公主进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亲便是通过了这里的日月山;东至登州,乃山东蓬莱仙岛之地,面向大海,神仙境界,无出其右,我道家三仙坐道于此,岂不令人肃然起敬。传到朕手里的大宋江山,如此多娇。太祖武德皇帝恐怕也望尘莫及。你们说,是也不是?”宋徽宗喜笑颜开。“多少年来,我大宋梦寐以求的开疆扩土。”刘贵妃仰天长叹:“到陛下这里才算大功告成,势必名垂千古。”

张明远等人点点头马上微微一笑。费无极嘴上微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