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塞北江南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礼官耳语几句。原来乾顺让这西夏礼官回兴庆府,不知所谓何事。西夏礼官闷闷不乐,留下小吏陪同张叔夜等人,辞别众人后,依依不舍离去。

西夏小吏近日接待宋使或许有些疲倦,就告诉张叔夜等人可自在走动,有何吩咐,他们自当效劳。片刻西夏小吏就向远处走去歇息去了。张叔夜三人和他们打个招呼,就且走且谈,看向了远方。张叔夜望着高阳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不禁赋诗一句:

天高云淡落碧水,

望着四处金沙怀抱,湖水荡漾,张明远一瞬间想起昨日见到的西夏美女,想象她落泪的样子,就微微一笑,也紧随其后道:

金沙怀抱美人泪。

张叔夜叹道:“好句,‘美人泪’,果然用的恰到好处。”费无极这时自然心领神会,盯着张明远,摇摇头笑而不语。张明远道:“大人过誉,多谢抬爱。无极,别傻笑,该你了。”看着芦苇青青,轻舟已过,费无极笑了笑也道:

轻舟飘过看翠苇,

“翠苇,好词,这湖中芦苇,的确翠的美轮美奂。”张叔夜深以为然道。张明远道:“大唐李太白所云,‘轻舟已过万重山’,师弟想必化用了过来,不知师兄我说的可对?”费无极点点头道:“师兄果然厉害,自然而然,化用一番,未为不可,是也不是?”一语落地,张明远、张叔夜点点头。费无极道:“师兄可对上一句?”张明远想了想,对道:

一行鸥鹭云中飞。

“这是化用大唐杜工部的诗句了,‘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也不是?”费无极叹道。“云中飞,又是好词。”张叔夜抚掌之际喜乐无比。费无极又道:“我说地上,师兄说天上,如此意境就大了,我二人合起来便是一副图画,是也不是?”“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张明远点点头。“大人请对,上一句,可好?”张明远、费无极二人看张叔夜时。只听远处党项人在吹羌笛,笛声悠悠,倍感岁月静好,张叔夜叹道:

枕沙傍水笛声催,

张明远道:“笛声催,也是好词。”费无极道:“枕字有趣,恰到好处,拟人化手法,好似真有人如此享受一般,岂不美哉?”张叔夜道:“明远无极该你们了。”正在此时,党项人光着脚丫踩在金沙之上,留下许多脚印,来到湖边嬉戏玩耍,男男女女,成双成对,好不快活。张明远道:

串串脚印笑语追。

张叔夜叹道;“追字用的好,用的巧,用的妙。果然甚为用心!”费无极道:“串字也很妙。”张明远摆摆手对张叔夜道:“大人,我师弟也不赖,最后两句留给他,且看他如何答对。他素日里整日就头头是道,没完没了,如此大好机会,自然要留给他显摆了,是也不是?”说着给费无极使个颜色,张明远顿时喜笑颜开。张叔夜点点头看着费无极,张明远也瞅向费无极。

费无极寻思,这明远师兄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何就这般待我,莫不是看我费无极的笑话不成,好,我就将计就计,让你看个够好了。不过,这作诗必定要借景抒情,眼前美景,自然是触景生情了,不可大失所望。最后两句算是收尾,必得增光添彩。嗯,有了。费无极挠了挠后脑勺,回想日出日落,心下有了主意,顿时大喜,毫不示弱,掷地有声道:

早观芦荡旭日出,

晚听驼铃大雁归。

一语落地,张明远、张叔夜点点头微微一笑,费无极也乐此不彼。三人放眼望去,波光粼粼间,鸟雀渐飞渐远。只听得张明远、费无极二人,环顾四周之际,一人一句吟诵开来:

天高云淡落碧水,金沙怀抱美人泪。

轻舟飘过看翠苇,一行鸥鹭云中飞。

枕沙傍水笛声催,串串脚印笑语追。

早观芦荡旭日出,晚听驼铃大雁归。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