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塞北江南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际,不禁心想开来:“我党项人虎踞塞北许多年,就是无法进驻中原。我大夏如今夹在群雄之间,好不烦恼。北有契丹,南有吐蕃,西有西州回鹘、黄头回纥,东有宋朝。五国与我大夏接壤,边防须待时常防备,如此夹缝中求生存,枕戈待旦,需粮草足备,长此以往陷于备战,国库岂能充盈?货物往来又无水路之便,如若与宋朝、契丹稍有干戈,民不聊生可见一斑。不要说遥望宋朝东京,就是那早已变成废都的京兆府,也是望眼欲穿而不敢轻举妄动。如若不开疆扩土,打通要塞,如之奈何?与其等待敌国讨伐,不如主动出击,左右逢源。岂不闻,攻防兼备实乃万全之策,对我大夏来说,此乃时也,实也,势也。”张明远道:“我看史书上说,贺兰山这名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隋书赵仲卿传》,隋朝开皇三年,赵仲卿为攻打突厥而出贺兰山。”费无极道:“不知这贺兰山可有什么宝贝?”

嵬名安惠道:“据说,汉代就有贺兰山青盐,到我大夏,便是国宝了。”张叔夜道:“本官素闻西夏贺兰山青盐颇为稀有。你西夏拿青盐与我大宋交换丝绸、粮食,又拿青盐与契丹交换铜铁石,是也不是?”嵬名安惠道:“所言极是,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张明远道:“贺兰山可有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景仁礼道:“岩羊、金雕、蓝马鸡、雪豹、百灵、赤狐、牦牛、马鹿,皆为我大夏贺兰山国宝。”景仁忠道:“大雕盘旋,百雀翔集,时有獐子出没、斑鸠飞翔、麋鹿欢畅。如何不快活?再有白桦挺立,云杉片片,青松棵棵,紫蘑菇漫山遍野,枸杞红果枝头粒粒,自然多姿多彩。”

乾顺道:“贺兰山被寡人封为我大夏神山,我党项人世世代代都要顶礼膜拜。太阳神东升西落,总是光顾贺兰山。故而寡人以为,贺兰山太阳神,值得西夏万民顶礼膜拜。”说话间神情肃穆,双手交叉,随即抱胸,虔诚无比。嵬名安惠道:“我大夏天下无敌就在于此,贺兰山太阳神保佑。”说着也双臂抱怀,低头弯腰,向贺兰山鞠起躬来。景仁礼道:“贺兰山,实乃我大夏守护神。”说话间双手抱胸,毕恭毕敬,跪在贺兰山前。景仁忠道:“贺兰山,我大夏千秋万代昌盛之源,自然神圣庄严。”说话间,也紧随其后。

张叔夜叹道:“如此说来,如我泰山一般。”张明远道:“贺兰山如此莽莽苍苍,令人叹为观止。”费无极道:“素闻西夏有座贺兰山,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听了众人话语,不知何故,乾顺倍觉伤心难过,不由热泪盈眶道:“贺兰山虽好,可地处塞北,与泰山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张明远看到乾顺这般光景,不由一怔,想必已然明白乾顺心思,就安慰道:“泰山虽说天下第一,无出其右。可被秦始皇搞的盛气凌人。武则天也去,男人女人都去。历代中原帝王都以封禅泰山为荣,不过黎民百姓心中自然有数。仁政者乃替天行道;暴政者乃祸国殃民。仁政,实为万世表率;暴政,实为天理不容。暴政者,即便登了泰山,又有何用?只要夏王体恤黎民百姓,让兴庆府兴隆,让西夏国泰民安,何必在意贺兰山微不足道?恐怕夏王的仁政要比贺兰山更加雄伟壮观了。”乾顺等人一怔,没曾料想,这张明远年纪轻轻,居然头头是道,说的如此令人拜服,令人志高气昂,令人热血沸腾。张叔夜也点点头,颇为佩服。

乾顺哈哈大笑,嵬名安惠哈哈大笑,景仁忠、景仁礼哈哈大笑,张叔夜哈哈大笑,张明远、费无极也哈哈大笑。众人一起哈哈大笑。这笑声极具魔性,传向远方,震耳欲聋。但见大雕远去,呼啸苍穹。贺兰晴雪,映入眼帘。

片刻张明远、费无极、张叔夜等人与乾顺君臣在西夏禁卫军护卫下往西夏王宫去了。一路上,春意盎然,景色迷人,不可胜数。只见一个老头与一个小孩子坐着骆驼逍遥自在的漫步草原之上。见到乾顺,二人赶忙一骨碌下来,跪拜道旁,对乾顺车驾叩头。乾顺大手一挥微微一笑,示意大队人马停下来,问道:“老人家,你带着小孩子做什么去?”老头微微一笑:“夏王保佑,老汉带着孙子去贺兰山下打猎,家里来了远房亲戚,是从大辽来的还有一个从回鹘来的。回鹘人不吃鱼。他喜欢吃兔子,听说我大白高国的贺兰山兔子味道好极了,我便前来捉一只,让他尝个鲜。”乾顺点点头:“好了,你们去吧。记得捉贺兰山兔子之前,务必对贺兰山太阳神顶礼膜拜,不可懈怠,切记切记!”老头点点头。小孩子呼道:“当然,当然。陛下放心好了,我们记下了。”众人哈哈大笑,渐行渐远。

张明远、费无极与张叔夜且走且谈,骑马前行,看向远方。正在此时,一个西夏姑娘骑着马儿赶着一群羊儿意欲去向远方。见到乾顺,赶忙下马跪拜。乾顺目瞪口呆,盯着姑娘看个不住,众人也大惊失色,这姑娘实在美丽,肤白如雪,发黑如黛。身子绰约,可圈可点。

乾顺问道:“美丽的姑娘,你这是去哪里?没想到我西夏还有你这样的美人。”姑娘并不害怕,大大方方道:“陛下,你带领宋使参拜贺兰山,面对太阳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