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觉不能理解,摇摇头,笑而不语。
“如此抬爱,贫道实不敢受。”大嘴说着微微一笑,背着手道:“贫道也是有苦难言,家道败落,漂泊许久,来到终南山,只求修身养性,颐养天年。贫道多年以来游历四方,颇有见识。见过不少大江大河,登过不少高山大川。也懂得人世间的苦乐年华,还望你们切莫自寻烦恼,只要心安理得就好。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免不了出门在外。天下人间还是好人多,你们此番到山上来,也算造化使然。还望你们安下心来才好。须知庄子在《南华经-逍遥游》里所言极是,正道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此话你们也许不大明白,贫道且简而言之,也就是说,人在天地之间,要把心灵无穷开放,与万事万物合二为一。所谓天人合一是也,如此,便可随遇而安,自由自在,聊以忘忧,超然洒脱。你们可明白了?”顷刻走到三人跟前道:“你们如今就安心在我终南山,避过浩劫也好。”
一语落地,一个个顿时一怔,心中佩服的五体投地,仰慕之情一言难尽。一个个慢慢的才算是明白过来,原来大嘴也是个身世浮沉、曲折坎坷之人。大嘴挺着大肚子和孕妇有得一拼,乃是几人忍俊不禁之处,不过此时此刻怕是没有那般闲情逸致了,他们只是看着大嘴难免同情起来。
那小男孩刚开始还是羞怯怯的目下倒是个机灵鬼了,他歪着脑袋瓜看着大嘴的肚子,说道:“大肚子道长,你们这里有没有小孩子?有没有人和我玩呢!你只知道说一大堆好奇怪的话,都不告诉我有没有小朋友。你说的话我听不懂,一句也听不懂,好奇怪。”此语一出一个个竟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开来。
大嘴忙道:“当然有孩子,不过比你大。你这个小鬼头,小机灵鬼,原来说话也十分有趣,倒成了小大人的模样了,你几岁了?”小男孩举起五个小手指头,眨了眨大眼睛露出白齿道:“五岁了。”说着看向大嘴嘻嘻而笑,顿时又抿着嘴唇,十指交错的玩弄着手指头。那老妇人摸着小男孩脑袋瓜道:“这小家伙原来是个可爱的小鬼头,开心的机灵鬼!”小男孩摸了摸大嘴的肚子放下手就走了走转过身来,学着大嘴的样子先是背着手而后扬起袖子叹道:“此时怕是开心不了了,原来在村里面和小朋友一起玩多有意思。那时我还是‘大王’,他们都听我的,如今一个个离我而去,我好难过,我好孤单。我自然怀念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如今可好,看山,山不笑;看水,水不笑,只有自己很烦恼。你们说,我有什么办法,我真是好可怜。”说着闷闷不乐的样子显现出来。
村姑见状笑道:“小家伙居然头头是道,说话竟没半点孩子气,好似大人一般。如何就早早成熟了,真令人不可思议。小家伙,不必伤心难过,以后你就是我的儿子,我便是你娘。好也不好?”说着微微弯下腰轻轻亲吻了一下小男孩的额头。小男孩随即乐开了花,开心的不得了。老妇人也难过了起来,她摸着小家伙的脑袋瓜叹道:“以后奶奶也会疼你的,你就是我的小孙子了。真是可爱的不得了,看着你如此开心,奶奶也宽慰了许多。你可别哭了,如今活下来要笑。这笑一笑,想必日子会越来越好。”说着慢慢的转过身去老泪纵横开来,原来她还在为小孙子的离去伤心难过。
大嘴忙道:“如此了的,如何又伤心难过了。既是一家人就高兴一些,想开一些,什么事都就过去了。自寻烦恼要不得,还是看开些的好。如若从早到晚伤心难过,那还了得。岂不闻,‘人生苦短,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平心静气,实为人世间摆脱烦恼之道。老庄之学,看来还是颇为管用。过些时日,等你们安顿下来心绪好些以后,贫道给你们布道也好,说一说这《道德经》,讲一讲那《南华经》,算是为你们摆脱烦恼找到一个良方好了,免得你们痛苦不堪,苦海无边。须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言一出,小男孩摇摇头又点点头乐个不住。老妇人和村姑互相看着对方会心一笑,一个个跟随大嘴继续前行。
他们拐过一个峭壁,四面皆是悬崖,青松挺立,风景秀丽。不远处有三块巨石屹立着,中间围着一眼泉,泉水清冽,咕咚咕咚响个不停,喷涌而出的流水哗哗而下向山涧泻去,溅起无数水花。那小男孩看的高兴听的畅快索性玩兴大发,小手在泉眼上抓个不停,心里乐个不止,顿时满面笑容,憨态可掬。老妇人掬捧着让不便弯腰的村姑喝了一口,村姑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适,脸色愈发红润,全无方才倦意。
老妇人和小男孩想喝个痛快,大嘴赶忙上前劝住,环顾四周叹道:“老人家、小家伙,你们千万不要把这泉水当做寻常之物,喝多了就会闹肚子。怕是会殃及身家性命也难得一说,千万小心为好。”老妇人不以为然的摆摆手道:“没事,我老太婆这把年纪了,怕啥?不怕,不怕。如此神仙泉水如何不多吃几口,既然可以抵抗瘟疫,自然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因此大可痛饮开来,道长不要小家子气。为何加以阻拦?我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