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步步为营襄阳城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快请起。”刘备上前挽住刘琚的双臂,笑眯眯道,

“中秋佳节,皇叔自新野而来,可是受伯父相邀,前来赴宴?”刘琚自然笑盈盈地看着他,道,

“正是,明公盛情相邀,前来叙叙宗室之情,如今天子蒙尘,奸臣窃命,四海之内宗亲凋零,惟余明公与西川刘季玉罢了,只有我等宗亲和睦,才能让奸贼有所顾忌。”刘备以袖拂面,动情道,

“然也,不过近来听闻皇叔新纳一谋主,乃颍川徐庶徐元直,真是可喜可贺。”刘琚故作神秘地一笑道,

刘琚忽地语出惊人,饶是刘备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心中也是悚然一惊,他如何得知自己新纳一名谋主为徐庶,徐庶新投自己麾下,是近来之事,此事很少有人知道,刘琚又是如何得知?莫非刘表已经暗中监视自己?

刘琚看到刘备不应声,脸色变幻莫测,心中暗笑。

刘备自知失礼,告罪一声,有意地试探道:“不知贤侄从何得知?”

“哦?小侄前日受庞德公相邀前往鹿门学院作客,此间元直恩师水镜先生曾直言告诉小侄,故此小侄略知一二。”刘琚倒是耐心地解释道,

“原来如此!”刘备松了一口气,心中最坏的猜想不是真的,他刚立足于新野,就被刘表猜忌,可不是好事。

“皇叔勿忧,你得遇贤才相助,将来北上剿除逆贼,必能建功立业,小侄在此恭贺。”刘琚笑眯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语重心长地担忧道,“只是尚有一事还望皇叔挂怀。”

“呵呵!不知贤侄有何赐教?”刘备亲热地上前拉着他的手臂,急切地问道,

刘琚被他的热情弄得一身的鸡皮疙瘩,顺势后退几步,躬身作揖道:“皇叔,小侄听闻徐元直乃纯孝之人,对其母恭孝有加,今徐母滞留于颍川,元直心念家母,又如何安心为皇叔效力?倘若元直辅佐皇叔建功立业,名声大振,安知曹贼不起歹念之心?若以挟持徐母,召元直北归,到时候,皇叔岂不痛失一肱骨之臣?”刘琚一连串的问题,字字诛心,振聋发聩,让刘备的心蓦然惊醒。

“幸赖贤侄良言相劝,备有如拨云见日之感,要不然险些铸成大错。”刘备连连作揖,表示感谢。

刘琚向刘备说这番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自有其原因,历史上徐庶因徐母被曹操羁押许都,用书信诓至许都,这才留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而后才有后面走马荐诸葛,刘琚早将诸葛亮这样的奇才视为自己的头号招揽对象,至于徐庶有大才,就继续让他留在刘备麾下,让他们君臣如鱼得水好了,顺便成为荆北之地的屏藩,为自己的发展赢得充裕的时间。

“皇叔客气了,曹贼狡诈,不得不防,岂能眼睁睁让其得逞?适才皇叔也有言,我等宗亲理应和睦,共济除贼大计。”刘琚大义凛然地拱手道,

“唉,贤侄大恩,备没齿难忘,他日必报之。”刘备叹息道,“昔日王莽篡盗,光武起于河内,不过十数年,扫平群雄,中兴汉室,承继宗嗣,不过二百年便江河日下,每每思及,我辈无不痛恨于此,今日见宗室之中尚有贤侄此等英雄人物,何愁汉室不兴?大业不成?”

刘琚双眼一眯,才不会被刘备的糖衣炮弹与试探之言所迷惑,他故作慌乱道:“皇叔缪赞,琚乃粗鄙之姿,蒙伯父厚爱,无以为报,翌日略有所成,自当辅佐伯父,保全荆州,以尽孝义,万不敢生有他念。”

此话说得半真半假,有理有节,再加上刘琚的惊慌之态,一时间让刘备也摸不著头脑了,刘备眸色深深,随即脸上的颔纹舒展,淡淡道:“贤侄一片孝悌之心,明公得知必心喜之。”

“皇叔,天色不早,我等还是早日入城赴宴才是,切勿让伯父久侯。”刘琚笑道,“不过小侄还有要事,得先行一步。”

刘琚心中有点沉不住气,在枭雄刘备锐利如刀的目光下,难保不会露出马脚?别人可能会被刘备宽厚仁德的表面所惑,刘琚岂可犯下这样的错误?他明白自己踏入官场时日尚短,气度涵养的养成仍是不够,到底是年纪轻轻,心中唯恐兜不住,索性话锋一转,

而刘备面不改色地看了他一眼,回礼道:“贤侄所言甚是,且先行入内,备随后便到。”

“告辞!”

看着刘琚纵马飞奔而去的背影,刘备心腹将领陈到策马上去,笑道:“主公,琚公子宅心仁厚,我等与琚公子相善,往后有小人在刘荆州面前中伤主公,也多亏有琚公子曲意维护,可保无事,想不到子龙将军昔日侥幸救人一命,却有今日福报。”

刘备眼角的皱纹往上一挑,淡淡道:“叔至,刘据此人绝非善类,你没有觉察到他在时时与我等保持刻意的疏远?”

陈到吃了一惊,犹豫道:“主公多虑了,想必乃琚公子初至荆州,与我等刻意保持疏远,只为避嫌也,若与我等过分亲近,只会惹得那些荆州世家大族敌视。”

刘备听罢,心中颇觉有点道理,却感觉有点别扭,说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