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君游说刘沛公  英雄问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君没有截住沛公及人马,反被打败,就灰头土脸地逃回留城报告。楚王听了也是无可奈何,就道:“现在损失了几千人马,刘邦也跑了,秦军再次攻来怎么办?”正在说话的时候,出使魏国的官员领着魏国的使臣来到了留城。本来他们要去相县报告上柱国,可是司马夷正在围攻相县,就只好来留城报告。楚王就召见了魏国的使臣。魏使见到楚王后表示:“魏国愿意与楚国结盟,不过魏王听说项梁也渡过了江、淮,他可是项燕的儿子,一定有强大的号召力,此番北上一定会有大作为。请问大王,项梁若是前来,您准备如何号令他?”楚王听了魏使的话,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本来就不知道上柱国要与魏国结盟的事情,现在自然也就回答不上来。魏使又问了几个问题,楚王还是说不上,就非常轻视地说:“大王是一国之君,对国事一概不知,您还是回家给妻子种地带娃去吧?”楚王见魏使出言不逊,甚为恼火,就想杀掉他。司徒宁君急忙站出来劝阻。楚王就把魏使赶了出去,然后道:“魏使如此小看本王,肯定是魏王的意思,不如发兵攻打魏国,让他们知道楚国的厉害。”宁君道:“不行啊大王,魏国地处天下要冲,如同一把保护伞挡在我们的前方。有他们在,秦军就不会轻易南下,大王为什么要去伤害我们的保护伞呢?”楚王就哼哼唧唧地发了一阵牢骚。

数日后,谍报人员从泗水郡跑来报告,说秦军打败了上柱国,已经攻占了相县,楚军惨败。楚王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急忙问:“上柱国去了哪里?”谍报人员道:“听说上柱国已经向彭城方向退去了。”楚王道:“司马夷占领相城后一定会来攻打留城,现在应该怎么办?”大殿上顿时一片哗然,人人都惊得不知所措。还是司徒宁君有办法,他沉思了一会儿,道:“大王不用着急,臣有个办法还能挽救局面。”楚王就问是什么办法。宁君道:“我们还是去找刘邦商议。”楚王诧异道:“前几日你兴师问罪于他,他怎么可能再来留城?”宁君道:“此一时,彼一时,在利益面前奇迹就会发生。”楚王问:“你有什么办法?”宁君道:“最近听说刘邦得到了一个人。”楚王问是谁。宁君道:“此人就是十年前在博浪沙阻击过始皇帝的那位勇士张良!”楚王很是震惊,就道:“这个人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大名如雷贯耳,可是他怎么会去投奔刘邦呢?”宁君道:“我听说张良本来要投奔大王,可是刘邦在半路上截走了他。现在若是召他们前来,以二人的勇武,还是能够对付司马夷的。”楚王犹豫道:“可你已经得罪了刘邦,他如何肯来?”宁君惭愧道:“臣真是愧对大王啊,上次和司马夷战败都是臣的过错,并非刘邦之故,只是担心大王会责怪臣,才把责任推卸到他的身上。现在情况紧急,臣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亲自去沛县游说刘邦和张良前来。”楚王道:“刘邦若是不来呢?”宁君道:“留城陷落,沛县也就完了,臣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劝说刘邦,刘邦是个明白人,他一定会来,请大王放心。”楚王非常高兴,就立即派宁君出使沛县。

沛县城中,自从沛公得到了子房先生,就经常和他在一起谋划事情。军民们也因为子房先生的威名而兴高采烈、斗志昂扬,所以处处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天时间,沛公就得到了一支三、四千人的队伍,子房抓紧操练,还派出军探,严密地注视着相县的战事。有一天,子房突然听到相县的一些战斗情况,就赶紧派军士去请沛公。这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沛公就领着萧何等人冒雨来到了练兵场,他远远地看见子房先生站在大雨里操练兵马,毫不躲避,就把自己亲手编织的一顶竹皮冠送给了子房。子房却道:“将军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编制帽子这种小事情上呢?”沛公解释道:“我从小喜欢这种高冠,经常自己动手编制,现在也特意给您编了一顶,权且遮风避雨。”子房这才明白了沛公的心意,就道:“根据探马来报,说是秦将司马夷攻城甚急,若是相县被秦军攻破了,司马夷就会向留城进兵。留城没有多少力量防备,恐怕打一仗就完了。若是司马夷得了留城,下一个目标就是沛县,因此大战在即,我们应该尽快想办法对付秦军啊!”沛公道:“先生,您说的对,我们应该怎么办?”子房道:“抓紧操练,做好防备工作,到时再相机行事。”沛公就让萧何和曹参抓紧赶制防守器械。

忽然有人跑来报告,说楚国的司徒宁君来到了沛县,要进城面见沛公。沛公一听宁君来了,气不打一处来,就让军士把他轰走。子房急忙阻拦道:“不可。司马夷若是得了泗水郡,他一定会来攻打留城和沛县。宁君此番前来一定是想与我们联合起来对付秦军,将军怎能将他拒之门外?您现在应该马上接见他,不过到时候宁君问什么,您就一问三不知,我便见机行事。”沛公就听了子房的话,就传令宁君进城,他们也来到府衙等侯。

沛公就在县府的大堂上接见了宁君。沛公见到宁君后不客气地问:“你来干什么?”宁君回答道:“司马夷若是打败了上柱国的军队,他就会向留城杀来……”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