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率领几百壮士啸聚芒砀山。有一天,大家正围在一起说话,樊哙突然道:“大哥,想我樊哙以前在家中吃肉喝酒,是何等的快乐,现在藏在这里,真是憋死人啦!我干脆下山去弄几坛好酒喝,你看咱样?”刘季皱眉道:“我们都是秦国的逃犯,县令正在抓捕,听说秦军已经杀出了函谷关,怕是你的脑袋都长不住,还想喝酒!”樊哙笑道:“就是二世领兵来我也不怕!”说着就起身拿起开天大钺,晃动道:“我有此宝贝,纵有十万秦军,也要杀他个片甲不留!”刘季道:“我担心县令捉不到我们,会对我们的家人下手。”樊哙道:“大哥放心,我现在就带一帮兄弟去把刘老太公和岳父大人接上山来,再顺便弄几十坛好酒让大伙儿解馋,你看如何?”刘季沉思了一会儿,就起身夺下樊哙的兵器道:“你既然想下山,就不要拿这玩意,我想让你办一件事情。”樊哙大喜道:“只要哥哥答应我下山,别说是办一件,就是办十件我也愿意。”刘季道:“好,现在秦国实行了督责之术,加大了处罚罪犯的力度,杀人惟恐杀不完。我现在非常担心县令会祸害丰邑的百姓,你可下山悄悄到丰邑打探一番,若是县令抓走了我们的家人,我们就得想办法去解救。”樊哙道:“请大哥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刘季又叮嘱道:“你要在城外打听,不要进城,防止被他们抓住。”樊哙就答应了,于是告别大家,牵着他的那匹黑骠马,大步流星地下山去了。这真是:
成败定荣辱,人事有沧桑。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从古来草莽中聚熊会罴,富贵家有几个能掌乾坤?看刘季性好施,宽厚长者。粗樊哙性豪爽,目中无秦。芒砀山,英雄气,卧虎藏龙。众志成,齐同心,啸聚山林。摩拳掌,肝胆照,以待虎变。多豪迈,齐奋发,际会风云。
泗水郡守在郡中闻听陈胜起义,非常担心有人响应,就下令关闭城门,实行戒严,又严密地注视着本郡的态势,防止临郡有人前来攻打。此时担任郡卒史的萧何却座不住了,他这个人的官职虽然不大,职务却非常重要。郡卒史就相当于现在省高官的秘书长,所以萧何对当前的形势非常了解,他此时听说秦军已经打出了函谷关,还重新占领了洛阳城,就对局势感到非常不安。他想秦国长期推行暴政,现在还要用杀戮来征服那些想要反抗的人们,这将是大错而特错。人性的求生欲望决定了人们本能的反抗意识和冲动,当一个人的生命或者财产受到威胁和损伤时,他的本能就决定了他的反抗意识和保护意识,这也是作为有正常思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自卫能力,这种自卫能力以及为之付出的行动又是上天赋予他们的无上光荣。然而安定和平庸的生活就会消磨一个人的斗志,麻痹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反抗意识,萧何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有一天就吩咐书童道:“赶快收拾我的笔砚琴书,我们要离开这里。”书童很不解地问:“这里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
萧何沉思良久,喟然长叹道:“一个胸怀天下的英雄,就要时刻想着为广大民众谋福泽,为万世开太平!现在天下之人苦于秦国的统治已经太久,陈胜率先发难这是大变革的前奏,看来老天爷要灭亡秦国,智者若不顺应时代潮流,挺身而起,拯救苍生,就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况且眼下的秦国,百姓有倒悬之急,生灵有涂炭之患。我现在要和这个残暴的国度彻底决裂,还要和暴政宣战,并且要另辟蹊径,寻找一条能为广大民众谋求幸福的光明大道,再创造一个仁爱的有德社会,并且为之奋斗终身!”《初学记》卷一引《春秋佐助期》载:“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意思是汉朝丞相萧何是应昴星而降生。昴宿是中国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于西方七宿第四宿。用古人的话说他也是有星宿的人,因此能够说出这番拯救天下的话,可是书童听得莫名其妙。萧何就笑着催促他快点收拾东西。当晚二人就离开了相县,径直向沛县奔来。萧何一路思忖:若要举大事,就必须找他的老朋友曹参商议。
此时的沛令赵丰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整日提心吊胆,生怕百姓围攻县衙,就派官差日夜守卫。萧何来到县中时,天已黑了,就让书童牵着马把东西驮回家去,自己径直向曹参家走来。曹参此时正在县中值班,听说萧何来了,赶忙来到家中相见。二人见过礼后,萧何先言饥饿。曹参就赶紧吩咐家人摆酒上饭。萧何也不谦让,待酒足饭饱之后,就问曹参道:“贤弟,沛县最近如何?”曹参道:“赵县令闻听陈胜叛乱,整日惶惶不安。我替县令守卫县衙,整天早起晚睡,非常辛苦。不知郡中怎样?”萧何道:“天要变啦,暴风雨即将来临!”曹参笑道:“大人真会开玩笑,今晚月明星朗,怎么会有暴风雨?”萧何爽笑道:“县令惶惶不可终日,难道不是暴风雨来的前兆吗?”曹参似乎明白了萧何的意思,道:“县令得罪的百姓太多,生怕百姓来杀他,所以实行戒严,搞的跟阎王殿似的,看来这回可是真害怕了。”萧何沉声道:“你我已经到了壮年,这人生如同白驹过隙,稍稍一晃荡就大半辈子过去了,我们仅此担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