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蒯彻献计定邯郸  英雄问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向您的士兵,您怎能进得了城?”武信君道:“别县都投降了,他为什么如此不要命的抗拒呢?”蒯彻笑道:“将军说错了,他不是不要命,而是太要命了。老夫知道范阳令是个怕死鬼,不!他不仅怕死,而且还特别贪恋富贵,所以才要誓死保卫城池,保住了城池也就是保住了他的性命和荣华富贵,嘿嘿!”

武信君也笑道:“即是这样,我还是要拿下城池,捉住他后扒他的皮,抽他的筋,砍下所有抗拒者的脑袋!”蒯彻笑道:“大可不必,想杀他的人多的很呢,哪还用得着你来杀他?他现在正在号召军民,组织敢死队,就是因为将军攻下城池,坑杀了秦国所有的降吏,那些抗拒的也是死,投降的也是死,横竖都是死,所以吓破了他的胆,才不得不拼死相抗。”武信君听了蒯彻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有何良策可以使他归降。蒯彻道:“今日将军提兵至此,就是为了范阳令拒不投降的缘故。可是假如您反其道而行之,先赦免了范阳令,并且加封他为侯爵,这样他就会感恩戴德,率领着所有的人赶来投降,范阳城就会唾手可得。假如将军再让范阳令拿着几道讨秦檄文,再乘座着您赐给他的华丽马车,捧着侯爵的印绶,渡过大河,在燕、赵之地往来驰骋,传达您的政策,展示您的恩德,那么燕、赵一带的官吏就会争先恐后地前来归顺,这就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传檄而定千里之地’啊!”武信君听罢,大喜过望,急忙拜谢蒯彻道:“老先生说的太好啦,我立即封范阳令为濮阳侯,请您替我向他转告意思。事成之后,我一定重谢您啊!”

蒯彻见武信君已经答应了他的条件,非常高兴,就立即来见徐公,把武信君的意思如实转告。徐公得知武信君要封他为濮阳侯,高兴得差点儿背过气去,就当机立断,马上决定投降。城中的百姓有想杀徐公的,听说他已经封为濮阳令了,就不敢轻举妄动。武信君于是率领义军进驻范阳城和徐公相见。随后就宣布废除了秦国的一切律令苛法,还把秦军改编成楚军。全城军民高喊武信君万岁。徐公非常高兴,就杀牛宰羊,犒劳楚军,城中一片欢腾。

次日,武信君又让蒯彻写成了一篇讨秦檄文,大意是:

秦施暴政,残害百姓,十年有余。六国之人被秦国害苦了,残暴的统治已经殃及到了牲畜和树木。秦国修长城弄得百姓十室九空;二世建阿房搞的民不聊生。你看那嬴政的濯濯骊山,满满地筑进了千万个冤魂;秦国的巍巍帝业,都是累累的白骨堆成。可恨二世是个独夫民贼,他诛戮兄姊,杀害大臣,其蛇蝎心肠真是世所罕见,无法形容。现在全天下的役夫怨妇已经超过了百千万众,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揭竿而起。如果今日不起兵,明日不举事,大家只有等待着死神的光顾和降临。

伟大的楚王啊,终于拿不怕死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奋臂高呼,挺身而出。他坚定地倡举义兵,领导天下,已经进位为楚王。他号令军民,誓灭暴政,就是为了再造中华。四方的百姓啊,请莫失良机,有血气的男子汉啊,请赶快大显身手;不怕死的猛士啊,尽快前来投军。大家应该家自为战,人自为斗。燕、赵之地自古多出悲歌慷慨之士啊,大家不要坐以待毙;北方的土地宽广辽阔啊,从来都是英雄的用武之地。大家看到檄文后,就请争相转告,一定不要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武信君看罢檄文,大加赞赏,让人誊抄了数十份。又给徐仁贤一辆华丽的大马车,还配备了几百名随从,让他带着檄文到邯郸郡去招降秦国的官员。徐公就从白马津渡过了黄河,他走到哪就把檄文贴到哪。各县的官吏看了檄文,又见徐公从一个小县令擢升为郡令、侯爵,都羡慕极了,就拿了官印,带着军队前来东郡投降。徐公最后来到邯郸城,郡守李良也接见了他。李良是秦国的官员,武艺高强,号称‘河北猛虎’,且有万夫不当之勇。此时见所有的人都降了楚军,就和郡尉薛岳、郡监张强一起来投降。武信君听说李良来了,大喜过望,就亲自到黄河边上迎接,礼仪非常隆重。最后用车子把秦国的官吏全部载回了濮阳,热情款待。这样以来,邯郸全境就变成了楚国的土地。数日后,武信君又统率大军过了黄河,来到河北,进驻邯郸城,楚军声威大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