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陈胜戍边任队长  英雄问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北部辽阔的大草原上,坐落着一座用帐篷覆盖起来的城市,它就是头曼单于新建的王城,十年过去了,他们又发展起来。新建的王城方圆十多里,到处人头攒动,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日,头曼单于在一些部族首领的陪同下,来到郊外不远处的一片平地上。这里有几百个儿童正在练习骑羊,他们都穿着轻便的短装,灵活自如地练习各种骑术,一些成年人在给他们指导。单于看了一会儿,突然大笑道:“从小骑羊,长大骑马,用不了几年,他们将是匈奴人的勇士,寡人要带领他们南下中原。什么女人、牛羊、财宝,统统都是我们的。哈哈哈!”左右跟随的人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单于又道:“这几年和秦国打仗,秦军中老兵非常多。据哨探来报,现在退役的秦军大约有十万人,听说秦国已经下达了更换的命令,可是新兵还没有到达北方。”头领们一齐笑道:“新兵怎会打仗?况且秦军士气低落,王离又是个年轻娃子,大王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兵攻打秦国了?”就在这时,忽然一名哨探飞马来报:“大王,好消息!”单于转头看见一名匈奴士兵从南面急驰而来。等士兵下了马,单于急切问:“什么好消息?”哨探下了马,单膝点地,喘气报:“大王,秦国最近有数千工匠从阿房宫反叛。领头的一人过关斩将,一路杀出了函谷关,秦国的将领无人能阻拦,整个关中陷入了混乱。”单于听了,喜上眉梢,连声说好,然后立即召集大家进城议事。那些听到他命令的人都骑上了马,一声吆喝,马队飞越草原,宛如一条长龙跟随单于向王城驰去。

百夫长以上的将领一起来到单于的王庭大帐,他们摩拳擦掌地期待单于的指示。单于先是察看了一会儿地图,然后趾高气扬地说:“自从秦始皇死后,寡人日夜都想报仇,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胡亥小子重用奸臣,滥杀无辜,已经弄得秦国怨声载道。上次因为蒙恬之死,秦军的军心早就涣散,现在又值老兵退役,咸阳又有人反叛,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若不趁此机会洗刷上次战败的耻辱,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众人听了单于的演说,都齐呼:“我等愿意听从大王的调遣,誓血上次战败之耻!”单于大喜道:“好啊!众将听令:你们各部尽快向城南集结,寡人要择日南下!”众人齐声道:“讨伐秦国,报仇雪恨!”单于又问:“谁愿担任先锋大将?”言未毕,一人挺身而出,大叫:“儿臣愿往!”此人二十刚过,双目深邃,高鼻梁,仪表堂堂,说话就像打雷。单于一看,正是太子冒顿,非常高兴,当下就说:“我儿果然英雄!你率领两万骑兵先行,寡人随后尽起大军。”冒顿高声道:“遵命!”

数日后,冒顿率领匈奴兵出了大阴山,鼓噪而进。大将军王离得报,立即聚众道:“匈奴又来犯境。我军虽众,但分布在长城各沿线,若是敌人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某一个关口,怕是不能抵挡。况且有十多万老兵已经退役,在这个节骨眼上,新兵没有到达,防守长城的空缺还没有填上,你们说应该怎么办?”有人道:“应该尽快请求朝廷征发戍守的新兵,命令他们按期到达。”王离就立即派使者向咸阳告急。

自从二世得病之后,就事事听信赵高之言,对内大搞冤假错案,对外大肆盘剥百姓,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北方的信使到了咸阳,二世听说匈奴又来犯境,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李斯出班奏道:“先帝在时,曾有谶言‘亡秦者将是胡’,因此派蒙恬出击匈奴,又修建了长城,可见匈奴真是我秦国的劲敌,朝廷应该立即派兵增援。”二世问如何增援。李斯道:“军情紧急,只能从咸阳调兵。”将军冯劫却不同意李斯的说法,他说:“陛下不可。前些时候,成百上千的工匠从阿房官反叛,朝廷不能禁止,事后又从关中新征了五千青壮补充中尉军。现在若从咸阳抽人,若徒众再次叛乱怎么办?”冯劫说完,李斯也不再言语,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二世见大家都不说话,没好气地嚷道:“你们快拿主意,怎么都哑巴啦?总不能不管不问吧?”李斯只好说道:“现在山东各地正在征集新兵,共有十万戍卒。请陛下立即降一道诏令,命令他们从接到诏令之日起,必须在本月内赶到北方,逾期者一律斩首!只有这样,戍守长城的空缺才能填补上,王离将军就能灵活自如地抵抗匈奴人了。”二世准奏,就派官员立即奉诏到山东各郡去传达命令。

二世元年秋七月,泗水郡蕲县的县令孟杰接到了郡守的命令,让蕲县征集九百戍卒赶赴渔阳郡。县令就把住在里门左边的一些罪吏、赘婿、商人征集起来,总共九百人。因为百姓们都不愿意去遥远的北方,因此抵触情绪都很大。正因如此,县令就派县尉陈群和另一位将尉徐干押送戍卒前去交令。

临行的这一天,九百名戍卒排着长队,他们穿着自己准备的军服,排列在县衙门前,听候指示。时间不大,县令孟杰就带着几位官员走了出来,他来到众人的面前,高声宣布道:“将士们,匈奴人又来犯境啦,情况万分紧急,因此朝廷就下了这道死命令。郡守大人命令你们火速赶到渔阳郡报到,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