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回 苍苍凤仪心,壮士发冲冠  五色长生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说,“岁在司命、时在进贵,诸事皆宜”,应许也该是个好日子。可天色已然放光许久,却是不见明日,一层层的浓云低压压的笼着整个长安城,虽未下雨,可城中的人们却似觉得喘不过气来。

转眼巳时已迩,司徒府中的人员虽是上下走动,却是静寂无比,无得一人说话。自王允、蔡邕、周仓、裴元绍以降,俱是按照各自品秩换上了皇帝新赐的官袍,至于邓谡、贾逵、张达这等无爵的护院武士,也是换上了久年不穿的文士华服。那小皇帝刘协圣谕赐婚不过三日,要想铺张安排妥当乃是难事,但至得昨日夜时,司徒府已是上下打点的面面俱到。府内园内凤霞帐红,铺金砌玉,红灯高照,珠帘焕彩,每一处径道两侧,皆焚有百合熏香;每一间厢房内室,皆有双对大红新烛高燃,其余五牲福礼、殊异果品、礼器用皿,可谓是一应俱全。司徒府前的整个长街,尽数被绯红的丝质围幕挡了严实,长街之上,亦是铺有三层上绣花鸟虫鱼、吉祥如意的蜀锦厚毯。司徒府正殿当中,放着一张大红的檀木方桌,王允、蔡邕二人端坐于桌旁两侧,周仓、裴元绍则是领了府中一干臣吏属僚分立左右,至于邓谡、贾逵、张达三人,则是各领了一只六十六人的侯亲卫士,一队守在街尾,一队守在府门门外,一队守在正殿殿前。

司徒府这个架势,便是皇帝嫁女,也不过如此阵仗。长安城中的百姓早得了今日大婚的消息,四里八乡的拥到司徒府周近,可这长街自辰时便已被董卓所派的兵士锁死,闲人不得进出,百姓们只得拥上长街两侧的楼房屋宇上,便是平日里买卖寿衣棺材的冥器店,因为有三层的露天阳台,此刻也是满满当当的挤满了人。这些升斗百姓们遥遥望着那一片红光笼浴下的司徒府,或是指指点点,或是放言大笑,便是平日里不怎么出门的老弱妇孺,见得这般情景,也不免脑血上涌、口舌发燥。

也不知是谁在街尾高声喊了一句:“来啦!来啦!”众人陡然神经一紧,均是抬头往街尾望去。果是见得街尾红旗滚滚,似有百来个红衣禁军骑在红袍骏马上,一手拉着马缰、一手扛着“曹”字大旗,四马一排、得得得得的往司徒府驰来。骏马旗手之后,又是百来个大红衣甲的禁军步行而来,那些禁军并未执旗、手中双持的却是明晃晃的长枪斧钺,以六人一排、执了十八般的兵刃,雄纠纠气昂昂的随在骏马后面。这骑步两军过后,才是迎亲的主队,众人只闻唢呐鼓乐之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儿已是近在身前。抬眼一瞧,从街尾转来一排排的玉府乐手,小至笛箫罗磬、大至琴瑟钟鼓,皆是有人专司其职。这府中乐队方方过了街尾,众人忍不住大声呼彩,他们只见得一片红潮花海,以八八为数,向前缓缓涌动,每一队六十四人之前,凤翣高竖、龙旌耀展;其后的每一朵红花下面,皆是一名黄袍红冠的宫中太监。太监之后,便是同承此制的宫官侍女,队伍之首二名女官高举着雉羽大扇,其后众女便挂灯提炉,撒花施香。队伍正中,又是金甲红冠的武士众群,当中一顶金玉包裹、珠镶檀木所制的大轿,这顶大轿想来沉重无比,虽是个空轿,但足是用来十六人并抬,有好事的闲汉,竟从这十六人与众不同的衣冠服色中看出了端倪,今日这般御赐的盛事,有资格抬轿的并不是那一般的伙役轿夫,这一十六人各个身材魁梧、脚步健硕,再看他们身着间金红衣、飞天博冠,最起码也是食禄五百石以上的将军。众人咋舌之余,又去见看那大轿前的新郎官,正是一名面若冠玉、气度卓然的英气少年,但见他胸前戴红花端端正正的骑在西域汗血宝马上,随着队伍缓缓前行。大多数百姓都识得他这个盖世英侠的面目,均是打心眼的艳羡于他,不住地鼓掌高声呼喊:“恭喜曹侯爷!”

街尾的张达侯到了乱尘,自怀间掏出一只竹筒,高举向天,只听啾的一声锐鸣,一个大红的烟火飞奔上天。府门前的贾逵立即会意,右手一招,早已准备好的仆役们将烟火爆竹同时点燃。一时间,烟火轰隆、爆竹噼啪,红光耀闪,青烟弥漫,更添了这大桩大婚的喜气。府内的王允、蔡邕等人听到鞭炮声,知道是来了,各自又理了理原本就整齐无褶的崭新官服。

侯不多时,迎亲的主队已在司徒府前散开,那些铁甲兵士矩守严规,只停在府门前,无得一人入内。至于太监宫女,进得府中,也是分站道路两旁,只容得八名喜娘随着引路的贾逵、张达缓行缓走。乱尘在府前,亦是屈身下马,被三十二名名婕妤命妇拥在中间,小步而走。乱尘每过府中一处门院,总有两名婕妤留立在门墙两侧,高持玉柄紫金如意,喜呼道:“新郎官到。”想来今日成亲,所有的一切皆是事先报点算好,到得正殿门前,刚好过了十五处门楣,尚余两名婕妤,这二名婕妤自邓谡手中接过了鹤羽拂尘,一左一右的在乱尘新服上轻轻三掸,口中说道:“新郎官掸尘去阿、香福满肩”。去尘之后,乱尘方得进了殿中,一入殿内,命妇喜娘皆是向正首的王允蔡邕二人跪身拜倒,齐声说道:“奉圣亲谕,魏侯迎亲。”这八字一出,犹如皇帝亲临,殿里殿外众人闻言皆是拜倒,口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