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又道:“当年堕入轮回中的众仙,有天庭要部大神,道门大罗天仙,亦有佛家菩萨天王,可谓是三教精英聚集,皆是敌不过那妖蛇,此种果真是命数注定……”李儒讶道:“那妖蛇竟有如此能耐?难道是先天混元大圣所化?”司马懿道:“不错,此蛇正是那万世天子之祖、人道三皇之一的蚩尤帝君所化,他于火云洞中参悟天命,这便投身于世,往人间应劫来了。”
李儒若有所思,道:“蚩尤帝君与漫天神佛奔往人界,到今日已是二十余年,若司马公子所言不假,转世的众仙多已长大成人,不知世间英杰者有几何在这《毓秀赋》上……对了,那蚩尤帝君转世之后是为何人,此赋中可有明示?”司马懿道:“蚩尤帝君地位尊贵,自是赋中毓秀之首。李博士熟读经书,在诗词上造诣颇深,我且将毓秀赋中的第一句念与博士听晓,看看博士是否能猜知这二人是谁。”李儒知他有意考校自己,冷笑道:“但请公子赋言。”司马懿笑道:“一剑东归尽挽破,霸绝司隶笙歌落。”
李儒沉吟道:“一剑东归……汉人以剑为兵器之祖,当今天下用剑的豪客不说一万也有九千。二三十岁用剑的高手,数得上名头的也有四五十人,涿县刘备、江东周瑜、荆州魏延、司隶史阿这四人可谓是少年一辈的佼佼者了……可这东归二字,却是如何解得?”司马懿闻言哈哈大笑,李儒知是自己未能猜中,可一时半会儿间怎么也猜不出谁可当这毓秀赋的首位。难升米插话道:“李博士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当今寰宇之内、四海之间,谁的剑法最高?”李儒啊的一声大叫,道:“曹……曹乱尘!我可怎么忘了他!”他转念一想,又觉乱尘不应这一剑之名,疑道:“这赋中第一人乃是帝君之位,那曹乱尘却是个放荡不羁、不问沉浮的浪子,能成帝王者,当修身养性、能谋善忍,可他却做事全依性情、又耽迷于酒色儿女中,别说是九五之相,就是比起个士家子弟,他也是远远不如。故者,他剑法再高,也难应这帝王之兆,不对,不对!”难升米双手合十,笑道:“阿弥陀佛。我佛有云;‘世间万物,心动万动,时动人动’。李博士现今深算无遗,难道少年时便可如此?曹乱尘今日如此,他日亦能不变?他曾在我邪马台国幽居六载,直至去年夏时才重回中土,岂不是正应了这‘东归’二字金言?”
李儒心中仍是不信,但一时间又想不出是别人,便又去猜那后半句,自语道:“霸绝司隶笙歌落……此句句眼在一个‘霸’字,当今霸占司隶、绝天之稷的,正是董卓老贼……笙歌落,可是说他好景不长,享乐无久……难道说,我等举事杀除董卓,冥冥中早有上天注定?”
司马懿瞧得李儒满脸欢喜,却是泼了他一盆冷水,道:“董卓乃冢中枯骨,安敢应此霸字?”李儒听他言语不敬,便冷笑道:“那李某可要讨教公子了。”司马懿道:“好说。霸者,剑锐、兵厉、马秣,乃威压之极致。这司隶地界,能威压众人的,不是董卓,而是吕布吕温侯!”李儒眼**芒,咬牙切齿道:“吕布?竟然是他!”他仍是不信,追问道:“这二人姓名是公子自己臆断,还是管辂自解?”
司马懿嘿嘿笑道:“我又不通堪相预言,怎会自个臆断?此间姓名,自然是管辂亲言。”李儒道:“如何说?”司马懿道:“我是如何得来,乃是师门秘辛之事,先生莫要追问了。”李儒见他不说,也不勉强,话锋一转,道:“若真是吕布乱尘二人,咱们这盘棋,可就难下了。”司马懿摇头道:“不碍事。这毓秀赋第一句讲的是‘破、落’二字,管辂虽未详解此间的意蕴,但稍凡是个读书人,都知道此乃下下之言。恕在下斗胆妄言,这二人灭败之时,不过是春秋之事,命数定耳!”
李儒见他狂妄无比,心想真趁此良机,套出《毓秀赋》中的下句,便道:“司马公子,第一句既是如此,那第二句、第三句呢?”司马懿却是答非所问,道:“这毓秀赋寥寥数百字,却将佛道人天四教的二百五十三位转世众仙一一对应,真可谓是天命昭昭、命数早定。其中,计有佛门诸天二十、十六罗汉、八部天龙共四十四位金仙;道家雷霆三省、北极四圣、五方雷王、玉府九司、三十六宫守将、七十二殿御帅共计一百二十九位大罗;人教五岳帝君、五方鬼帝、五感生帝、五炁真君、罗酆六天计有二十六位天君;天庭四值功曹、四海龙王、十殿阎君、三十六天将五十四位真神。毓秀一赋,尽揽于中,真乃天之至宝。”李儒心中更是伸往,巴不得现在就将这《毓秀赋》夺至自己手中,急急追问道:“既然此赋如此了得,公子快将后面的字句道来,李某虽然愚讷,但说不定能解得其中一二。”
司马懿说道:“李博士莫急,且看过我国国主为你准备的第二道大菜。”李儒心中咯噔一愣:“这司马懿怎么老是喜欢扫人兴致,眼下说的好生生的毓秀赋,他又另扯他题,当真是恼人的紧了。”只听李儒没好气的道:“什么大菜?难道又是一颗人头?”司马懿笑道:“李博士看过便知。”言毕,他双掌又是轻拍三声,小楼门扉应声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