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七章 关西人抢购粟米,张姜子急取金币  三国骁雄韩遂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家大总管韩兆从西镇派人把本年韩家对账本送到征西将军府韩遂手中过目:

金城浩亹县和北镇城:

人口六十人,本年继续休耕。

零台织布机、零头耕牛。调用西镇累年多余布料制衣物。

拥有二万一千四百亩田。其中桑田六千亩、麻田一千亩、二百五十亩葛、二千亩菜豆瓜果、二百亩葡萄、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亩粟米。

除自耕种自用菜豆瓜果地外,本年收获零。

新织布帛币零匹。按一百人的规模,自出售二百五十石粟米兑得杂支费五斤西域金币。征调费由显亲统一支付。

留足下年口粮的一千零八十石粟米,畜用零石豆。

库余库余六千零六十二石粟米,七千三百五十石豆。

金城新地和西镇城:

新地北山羌人口为零,本年继续休牧。

包括从三辅撤回的张姜子族人,西镇人口为一千七百八十九人,本年粟米田恢复耕种。

四百五十六口引弓门客及其子女家眷的口粮用年薪自购。

本年的麻田和葛田产量为零,休耕。

之前累年积下的多余麻布和葛布供给金城郡各县镇韩家。

金城郡各县留守人口按三千口自用三千匹麻布和一千五百匹葛布,一万四千匹麻布和七千匹葛布存放在西镇。

用于供给宋家制衣或投入市场的麻布和葛布为零匹,兑换收回零斤西域金币。宋家为联军制军衣物所需的麻布、葛布全部靠向韩家以外的望族或市场外购。

联军所订购的五万一千三百二十军衣物已交付,制衣由枹罕宋家完成,由宋家赚钱。

不需要宋家织布了,种子费和织布费不能抵扣,宋家要支付韩家一千零三十四斤西域金币。经大司农宋真谈判,韩家已全减免。

织成布帛币零匹。

韩家新地共有粟米田一百八十万五千八百七十五亩。

本年从烧当羌本部抽调一万劳力,从伐同伏、蛾遮璠、迷虎、饿何俾、烧戈颓以及原迷瑞、原迷贵部落抽调七千劳力,从钟羌抽调三千劳力,共计二万个劳力,耕种粟米田一百万亩,尚有八十万五千八百七十五亩继续休耕。

动用存在钟羌四乡的二万六千八百头耕牛。

本年收获三百万石粟米。

留足下年自用粮三万二千二百零二石粟米,支付雇佣劳力的劳力费一百万石粟米。

一斤金可兑五十石粟米,麦、豆价约为粟米价的四成。

包括西镇城中的良田,剩余十五万九千九百二十五亩桑、麻、葛、菜、豆、瓜果、葡萄地,除葡萄地外,绝大多数田都休耕。少量菜、瓜、果田由汉人口自种自食。葡萄地种植、收获、酿造由钟羌四乡羌民完成。

按和雍州漠北鲜卑部落的约定,对雍州市场本年再减少十万只羊。其中,十万只向钟羌四乡订购,零只向白马羌订购,十万只向烧当羌订购,零只向参狼羌订购。

由韩家按市价五百钱价值一只羊转售到雍州、凉州、三辅等地,其中十万销往雍州,韩家已建立了购买点、运途站、销卖点。除去成本,年底实现净赚二千斤西域金币。

西镇每年入库一万坛葡萄酒,出售最早年份的一万坛,始终保持储有二十二万坛葡萄酒。本年除去运费一百二十五斤西域金币,净得二千斤西域金币。

继续给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北地郡、武都郡陈福所部以钱财补充,新增武威郡。

因关西盟军已败,张横,杨秋、马玩、梁兴、成宜、侯成、程银、李堪八部已不存在或失联,停发钱粮补充。

共计支付出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币、四十八万石粟米。

马超部自给。

平准官用四十八万石粟米在凉州兑换成一百二十万石麦交付给一部和七郡国,以平抑粟米价。

雍县铁矿:雍县已失。

新地冶铁炉产出三十六万斤生铁,年耗约一百零八万斤铁矿石。本年底新地库余铁矿石三十二万斤。

打铁、制箭改由钟羌四乡羌民完成。

其中十二万斤生铁用于补充当年联军制箭消耗的生铁,十二万斤加制出售箭,十二万斤为净增生铁。

十二万斤生铁制得一百二十万枝箭向周边部落和势力出售,本年净得四百斤西域金币。

已连续十年每年打造出一万套农具,市场已饱和,停产。

生铁上年底储有余量为九十七万斤。本年底生铁储有量为一百零九万斤。

拨七十斤西域金币保养已制的十年装备和雍州订购装备。保养由改由钟羌四乡羌民完成。

每年拨二百斤西域金币新打造三百套铁骑装备,本年底库余三百套。

私塾苑已迁往夏阳。

按四十钱一亩,新地良田增肥和水利设施维护钱,按一百一十万亩预拨付二千九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

拨付一百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