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主力则由神策军充任,安西军一部助攻。
其五,铁勒诸部*中的葛逻禄、回纥、拔悉密为归附突厥各部中最强盛的三大部族,早已各怀异志,与我朝暗通款曲已久,我朝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使其与我五路大军联合,共伐突厥阿史那王族。
其六,安西、范阳两节度镇处于突厥东西两端,我大军出兵之时,此两镇应暂停其它战事,大张声势,佯陈重兵于边境隘口,震慑突厥。
其七,攻克突厥王庭黑沙城之后,突厥余部必然由漠南向漠北逃窜,因突厥国土辽阔,漠北之地纵深数千里,我军不熟地形,不宜千里劳师远追,归附突厥的铁勒诸部久居草原,熟知地形民情,故须驱使回纥三大部族乘胜追剿突厥余部,而我大唐军在漠南王庭或矶口坐镇,务必剿灭阿史那王族余孽,并一举攻克位于燕然山的突厥北庭龙城,使其永无东山再起之可能。
其八,突厥阿史那王族覆灭后,三大部族应共奉我大唐为主,称臣进贡,朝廷许诺在突厥故地设置羁縻州府,由三大部族平分北境大漠草原之地,勿让其中任何一部坐大。”
李瑱一口气将胸中方略和盘托出。
王忠嗣赞道:“恒王殿下的《平戎八策》通晓敌情,高瞻远瞩,筹划完备,乃是国之大策,臣深为叹服!臣建议就以此为平定突厥方略,突厥左翼军力最强,以朝廷七、八万王师组成东路军对之,中路及西路军主力交由朔方诸军、神策军,再加上范阳、安西助攻兵力。这样算来,我军征伐突厥动用的总兵力可在十五万左右,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
李适之说:“臣也赞同,圣人拥有忠嗣大将军、恒王殿下以及哥舒翰、裴宽等这样的股肱良将,又逢此难得之机遇,有望重现甚至超越太宗皇帝当年李靖、李世绩、苏定方大破突厥之辉煌。事不宜迟,圣人宜早下圣旨。”
李林甫不懂军事,态度模棱两可:“臣仰仗圣人圣裁。”
玄宗听完臣子们的进言,踌躇满志,举手加额,仰天大呼道:“此战如能扫灭突厥,当足以告慰太宗皇帝在天英灵。”
然后,他对众人说:“各位爱卿,朕这就依《平戎八策》亲拟圣旨,封护国大将军王忠嗣为敕封大唐扫北大都督,总领东、西、中五路大军讨伐突厥,恒王李瑱为大监军。王忠嗣征调七万朝廷大军从东路攻伐,范阳节度出兵一万相助;神策军大将军李瑱率三万神策军从西路攻伐,安西节度出兵一万相助;朔方节度使哥舒翰率五万朔方军从中路攻伐。”
“此役干系重大,凡我全国精锐良将皆由忠嗣大都督敕命选调归入五路大军。朕望众位爱卿精忠报国,戮力奋进,一举荡平突厥,永除北疆边患,让我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光耀万邦,流芳千载!”
王忠嗣、李瑱俯首领旨。
李瑱道:“父皇,儿臣明日就动身返回朔方,联络回纥并提点兵马坐镇西受降城。”
王忠嗣对李瑱道:“殿下,还要烦请明日一早来一趟兵部,我等共商五路大军将领调拨、具体作战计划及协调方略。”
“敢不遵命。”李瑱答应。
玄宗点点头:“瑱儿,可惜你回长安还不足数日,这就要返回朔方。也罢,国事为重,待得我天兵平定突厥班师凯旋之际,父皇再在长安勤政务本楼上为你庆功。众位爱卿,你们这就回去各自准备出征事宜吧。”
众人告辞离开紫宸殿。
第二日一大早,李瑱将昨晚紫宸殿之事告知公孙玥璐、王承恩、郭子仪、仆固怀恩,并让王承恩替众人打点行装。
这日恒王府上下正忙乎着,李白、颜真卿登门拜访,李瑱见李白一副垂头伤气,百般无奈的表情,而颜真卿却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疑惑地问怎么回事。
李白颓丧地说:“听闻殿下要重返朔方备战,我和清臣十分振奋,不约而同想与殿下一起征战沙场。因此一早我俩就去紫宸殿恳请圣人准许随殿下出征。无奈圣人允准了清臣,却不允我李白,说现在正需要和我、李龟年、雷海青一起研修霓裳羽衣曲,这个时候我离开不得。唉!”
李瑱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安慰道:“太白兄初入翰林院,又蒙父皇恩宠,需仔细从事,莫要辜负了父皇。此次出征,兄不能去也无妨。”
颜真卿拱手说:“清臣求学之初就立下报国志向,此次正当其时,希望殿下不弃在下。”
李瑱哈哈大笑,也拱手道:“有子仪、清臣两位文武状元辅佐,是本王的荣幸。”
公孙玥璐见李白垂头伤气,在一旁劝慰说:“师兄不必着急,以后还有机会。师妹这里还要劝师兄一句,师兄性格高傲,疾恶如仇,朝中多有奸佞小人,师兄固然不与之为伍,但也不必鲁莽得罪。”
李白又叹了一口气,心不在焉地回答:“师妹言之有理。”
准备一番之后,李瑱送别李白,然后带着颜真卿与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