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求月票!!!!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总之阿瓦隆的地位在古代凯尔特人之中非常高,古代凯尔特人并没有天堂地狱之说,他们认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环,人死后,灵魂会回归大自然,成为树木、虫鸟、野兽等等。

在古代华夏,认为人下一辈子投胎成虫鸟野兽是孽障,是惩罚。但对于古代德鲁伊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人类只是自然的一环,人类被自然养育,然后死后回归自然,哺育自然,天经地义。

但阿瓦隆却是一个例外,那里是英雄和神灵的归宿。环绕阿瓦隆的是浓密的沼泽、茂密的树林和朦胧的迷雾,使得普通人难以抵达。在阿瓦隆湖外的森林中,绿骑士严密把守,确保普通人无法进入圣地领域。一旦发现入侵者,绿骑士将毫不留情地展开杀戮。阿瓦隆湖中住着一群美丽而高傲的湖中妖女,其中薇薇安担任着领导角色。在爱尔兰的神话传说中,仙女摩根被视为三位一体的女神。由于凯尔特人视“三”为神圣的数字,因此将人数扩大至九人,一同守护着极乐世界安温的魔法炉。这些仙女以摩根为首,统治着传说的亡魂之岛阿瓦隆。关于阿瓦隆名字的由来,有人认为它来自凯尔特语“abal”,意为“苹果”,象征着该岛以漂亮的苹果而闻名的不列颠传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来源于凯尔特语“Annwyn”,意为仙女之地或冥间,与亚瑟王传说中阿瓦隆的神秘氛围相契合。在传说中,阿瓦隆四周被沼泽和迷雾所环绕,只能通过小船才能抵达。岛上由精灵守护,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一切都不会老去。、

在那里,没有烦恼,只有幸福。

不过一般人不能进入那里,只有最伟大的英雄才行。

而在古代凯尔特人的语境之中,英雄和半神以及神灵在很多时候是通用的。

所以普通人是没办法进入的,只有那些流着神血的半神才能进入……也就是所谓的英雄。

“别把你看的那些半吊子动漫和真实搞混淆了。那可是对凯尔特人的侮辱!”

凯很严肃的说道。

托尔也摸摸后脑勺,表示抱歉。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还有凯尔特人么?他们在哪,英国?”、

“额,应该没有纯种的凯尔特人了。”凯也有点无奈的说道。

凯苏醒之后,也尝试过寻找过去的影子,比如寻找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可惜,那玩意鬼知道上哪找去。

要说凯尔特人还有没有血脉传承,自然是有的。

也就是现在广义上的凯尔特人,可就连这往日的影子都已经消散了。

纵观历史进程,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始终存在不平衡现象,表现为有的地区进步迅速,有的则相对滞后。在早期社会形态中,那些发展程度较低、文明进程缓慢的族群往往被邻近的文明社会冠以“蛮“的称谓,正如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对楚国的“楚蛮“之称。类似的情况在欧洲历史中也有体现,罗马帝国就将日耳曼、斯拉夫和凯尔特三大族群统称为蛮族。值得注意的是,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关系并非仅限于军事对抗,两者之间往往通过文化交流实现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实质上推动了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化。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与斯拉夫两大族群相继建立了多个显赫的政权,其中包括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等。时至今日,这两个民族依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显着的影响力:提及日耳曼,人们自然联想到德国;说到斯拉夫,俄罗斯便成为首要联想对象。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曾经同样活跃的凯尔特人却似乎销声匿迹,他们的历史存在感为何远不及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这般突出?

作为古代三大蛮族之一,凯尔特人在文明进程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其铁器时代的发展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初期,这一时间点甚至早于欧洲最早的希腊文明。就铁器冶炼技术而言,凯尔特人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处于先进水平。虽然希腊文明开始使用铁器的时间比凯尔特人早约一个世纪,但这一差距并不显着。凭借先进的铁器技术,凯尔特人相对于仍处于青铜时代乃至石器时代的其他部落,无疑具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凯尔特人为了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获取更多资源,以部落联盟的形式从莱茵河上游的聚居地向欧洲各地迁徙。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渡过莱茵河,迁移至现今的法国和荷兰地区。到了公元前7世纪,他们跨越英吉利海峡,抵达不列颠群岛。公元前6世纪,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进入意大利半岛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经过数百年的扩张,凯尔特人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欧洲。公元前4世纪初期,凯尔特部族与新兴的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爆发军事对抗。凯尔特人攻陷罗马城并纵火焚毁,这一事件被罗马人视为重大国耻。随后,凯尔特部族向东迁徙至希腊半岛北部,在马其顿地区与亚历山大大帝相遇。出于对这位君主的敬重,凯尔特人未采取敌对行动。然而在亚历山大逝世后,他们立即集结了超过八万人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