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天涯处处共此时,阖家户户赏月忙。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端正月,月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美嫦娥、傻吴刚、捣药的玉兔思故乡。”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灯火阑珊的街道上追逐着,嬉闹着,嘴里不时唱出押韵的童谣,和着此起彼伏爆竿的声声炸响,无邪地提醒着人们今夜是中秋良宵啦。

自从玄宗皇帝梦游月宫,虽未曾饮得吴刚的桂花酒,食用玉兔捣制的蛤蟆丸,却遐想而成神乐《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的仲秋之夜,长安城内城外呈现出一片喧嚣喜庆的景象,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富贵人家扎饰台榭邀朋宴友,小门小户争占酒肆欢聚一堂,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阖家团圆,祭月、拜月、玩月、赏月。

据说当夜必吃的月饼,还是那位鼓动太原留守、高祖李渊起兵举事的开国第一位宰相魏国公裴寂创出来的。

从东市过来,一路往南直至曲江池,宽敞笔直的大道是灯火通明,悬灯结彩。鳞次栉比的场馆会所间,最是生意兴隆的还得数贾家楼,酒楼之外是行人攒动,车水马龙;厅堂之内是人声鼎沸,笑语欢歌。其中之人个个眉开眼笑,仿佛身临中兴盛世,一派祥和,其乐融融。

就在这二层外廊栏杆后伫立两人,他们一会儿极目远眺,品评着中天的一轮圆月;一会儿扫视着楼下街道上过往的行人,时而谈笑风生,时而窃窃私语,好不悠闲惬意。

这时,从北边东市方向缓缓驶来两驾宝马雕车,行至楼前勒缰停下,待车夫塞好轫块,搭稳杌凳,几个商贾模样的中年人由车舆内鱼贯而出,他们并未进入酒楼,而是站在路边像在等什么人。

借着月光可见他们是些金发碧眼的波斯后裔,相互用抑扬顿挫、十分悦耳的外邦语言亲密交谈着。

楼上的那两人中体态健硕的中年男子,抬起多毛的手臂指点着,“禅师,您不认得那个波斯人吧?”

他身边的出家人漠然地摇了下头,顺着同伴指示的方向望过去,见那人身材高大修长,皮肤白皙,看年纪在五旬之上。

“这个兴胡可了不得,是垄断香料界的巨商,曾在二十多年前敬宗皇帝在位时,向朝廷进献过沉香亭子木,龙颜大悦赐其李姓。现如今他属下的货船驰骋大江南北,远渡海外,足迹遍布婆罗门、波斯、昆仑之间,大唐的钱财都让他们给挣足了。”

“善哉,这位施主叫什么名字?”大和尚从冷漠的神情中挤出几许惊奇。

“波斯国商人李苏萨。”壮汉微低下头敬慕地回答道。

和尚慢条斯理地柔声诵着佛号,“阿弥陀佛,金吾大将军,贫僧纠正你的小瑕疵,你刚刚说的波斯国已经没有了。听柳公权柳老学士亲口所告,就在几日前,安西回鹘庞特勤遣使入京请求册封,上奏波斯归信王最后的堡垒被大食攻破,波斯国彻底亡国啦。”

“老朵!老朵!”就听楼下的商人热情洋溢地招呼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长安城虽然没有浩瀚的大海,充其量南面蓄着一池清水,可我李苏萨是知足的!依照三年前的约定,老朵你不远千里东来与我相聚,我和老朵在这月圆良宵里不用举头遥思啦。康老弟,你是从金市过来的呀?”随即是开怀大笑迎将上去。

从北面徐徐踏来几骑高头大马,对面的友人从马上纷纷跳下,从长相看个个深目高鼻、卷发长须、外套长袍,应该是粟特商人。

为首的兴胡头领外穿圆领窄袖对襟白色长袍,腰间系着三匝羊毛线带子,头戴圆形尖顶檐虚帽,帽子罩住黑色的短发,脚蹬长筒革靴,也似遇到了久别的亲人,激动得眉毛挑动着笑逐颜开。

“李老哥!我是从西市过来的,货物等着出手呢。此次东来,我还带了些胡旋女,宴后就选两个舞技出众的,叫伙计送到您的府上,以备无聊时消遣解闷。”

“撩咋咧!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我对左旋右旋不大在意,痴迷的是舞女的肚脐,一定要又圆又深的最好,那才中意享受呢。康老弟,不要惦记你的那些货物,全包在哥哥身上,我的大船你尽管使,去东都、去扬州畅通无阻。今晚我们要畅快地喝酒,一醉方休,不醉不归。”两个人展开臂膀紧紧拥抱,亲近得嘴唇相吻。

“韩偓,衮师,快来看!这两个伯伯亲嘴呢。”不知从哪儿冒出三个小男孩子,哥仨躲在奔马雕塑的后面探头探脑地嬉嬉笑着,最小的男孩子穿着不缝边的生麻粗布斩榱孝服,头戴孝帽包布。

那些外族人可没有注意到他们,依次拥抱、相吻、贴面,寒暄过后彼此“楼特饭”“楼特饭”地谦让着,“夫了”“夫了”地向酒楼里走去。

“韩仪、冬郎、衮师,你们三个小家伙在那里偷看什么呢?”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