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大明宫阙忆今昔,神主祔庙有何难?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义方离了牛僧孺的庄子,和白敏中一道奉旨进宫。经过天坛圆丘、雩坛、寿星坛和太一坛等诸座祭祀神坛,进了长安郭城东南方的启夏门。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把最美好的瞬间留给了大地,满城洒遍金黄色的一片,车上的白相心中讥讽道:“这就是那小子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吧?可笑,世上就有那么些人,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沿着大街一路向北,到了兴安门再向东拐,在百官待漏院下了车马,进建福门,入大明宫。天色渐渐暗下来,小太监们正忙着点燃宫门上的灯笼,情形似乎和平日里不太一样,每个人全都蹑手蹑脚地加着小心。

又经含元殿、宣政殿,见前方光明门处探头探脑地站着两个太监,从衣着上看是有一定身份的宫人。

走近了听得清楚,这两个向门里窥探的其中一位细声细气地恭敬道:“恭喜了,王公公,您这回终于有出头之日啦。”

另一个慢声细语地讲:“同喜呀,马公公,这座大山扳倒了,我们兄弟才能挺起腰板做人,这两年看把他神气的,在宫里一手遮天,上上下下都是他的干儿子、干孙子,假门假事地真以为自己的宝贝儿又长出来了,可让洒家笑得直不起腰。”

听身后来人了,两个公公立马闭上了嘴。白敏中是这里的常客,一看认得他们,是宣徽南院的大太监,“王公公、马公公,你们在这里看什么呢?出什么事啦?”

两个宫人扭扭捏捏像大姑娘上轿彼此推让着,最后还是姓王的公公吭声了,“白相公,您听啊。嘻嘻,紫宸殿里杀猪呢。”

顺着公公的兰花指所指的方向,白敏中和义方也听见从灯火通明的紫宸殿内传出的惨叫声。

“是谁呀?”白相低声询问。

王公公更是压低了嗓子回答,“总管大太监勾公公。”

“因为什么事呀?”白相又问。

公公气急败坏地骂道:“呸,干了不是人的事!奴才我,都羞于启齿。前些日子他奉旨外出,途经砍石投宿驿站,那山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见所盛上的饼子色黑,恼羞成怒,竟令手下鞭打释吏,打得人家是皮开肉绽。这事让陕虢观察使高少逸知道了,气得直接将此饼进呈给皇上。相爷您看,皇上正在殿里训斥他呢,那西柳树下跪着的小太监们,都是老勾的跟班死党,之前见了我们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现在憋茄子了吧。小人虽是宫人,却有做人的底线,不像某些人专门攀龙附凤,捧臭脚,抱大腿。”王公公有感而发,激情澎湃地调门越来越高。

“大内重地,严禁喧哗!王归长、马公儒,你们好大的胆子,说谁是臭脚呢?”两个太监引着一位青年王爷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前。

两个刚才还伸脖子、拍胸脯的公公见到他们,就像小耗子撞上大花猫,闪在门边只吓得缩头塌背不言语了。

“郓王千岁,您请。喂,有门槛,小心喽。”刚才还厉声喝斥别人的大太监,此时已换了一幅阿谀谄媚的嘴脸,殷勤地陪着笑。

“郓王殿下可好?”白敏中和义方给大殿下行着礼。

青年王爷神情萎靡地嘟囔着,“噢,是白相爷、庄兄啊,你们也是被父皇召见的吧?这么晚了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急三火四地去十六宅叫我,我这浑身上下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四肢酸痛强撑着来。”话还没说完就连打着喷嚏。

白相关切地嘱咐道:“郓王殿下,您这是寒邪之症,下官看你的症状是外寒,还未达到里热,抓紧喝下麻黄汤便可痊愈,可不能再耽误了,外邪一旦深入五脏就麻烦啦。”

“麻黄汤?麻黄汤!眼下顾不得麻黄汤了,进去不知道会有什么麻烦呢?”大殿下心事重重地跨步进了光明门。

他们进去后,两个太监又伸长脖子向里张望着,确定人家走进了紫宸门。另一个马公公心有余悸地抚摸前胸,“失言,失言,可把洒家吓着了,王宗实、亓元实他们两个大魔头听到我们的话了吗?这要是传到勾公公耳朵里,可怎么好呀!”

“老弟,别让我把你看低了,一见宣徽北院大魔头你就哆嗦,有点出息行吗?还怕那姓勾的报复,他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没看咱万岁那架势,他这回是完蛋啦。”

紫宸殿前东西两棵大松树是最清楚百官们忐忑不安的心情的,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不亲身经历是无法淋漓尽致地体会到的。

十几个太监分两排跪着,战战兢兢、哭哭啼啼,想哭还不敢哭,不哭还憋不住,好像大难临头、大限将至的样子。

报事的公公在丹墀赤地上也是诚惶诚恐,局促不安,每当从背后传来训斥声都不自觉地共鸣发颤。

“砍石为深山所围,除了石头就是石头,这饼子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吗?”这是光叔的声音。

“万岁,我知罪了,哎呀!饶了奴才吧。”勾公公那尖细的娘娘腔哀求着。

“这几年你越发得无法无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