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今朝立誓冲霄汉,来日尽带黄金甲。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牛毛,你领的是什么人啊?”大家都随老相爷的视线向堂外望去。

见管家闻声一溜烟地进来,毕恭毕敬地回禀道:“老爷,是个云水和尚,想讨口水喝,我正领他去后厨呢。”

“噢,有方外师父驾临寒舍,正好可以点拨红尘中的我们。快请师父进来,牛毛啊,你真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小家子气,不知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吗?”话说得管家连连自责,皮笑肉不笑地退出去,转眼间带进一个年轻小和尚。

醍醐灌顶升霞光,维那礼赞暗飘香。纵使佛家无鼓磬,禅音天籁顿清凉。好个庄严脱俗的小和尚!一步踏入便使人打心底里肃然起敬,亲近万分,义方看他眼熟得很,突然记起脱口唤道:“义存小师父!”

出家人也睁大眼睛看着他,惊喜地直呼其名,“义方!”

主人开口问道:“你们认得,真是巧了。小师父法号是义存,是从何处来呀?”

和尚彬彬有礼地回复:“阿弥陀佛,从福州芙蓉山来。”

牛僧孺又问:“师父到何处去呢?”

“阿弥陀佛,小僧云游四方,正欲去兴善寺参拜文宗皇帝供奉的观音蛤蜊。”

老夫子在一旁十分诧异地告之,“小师父,你来自福州可能不知道,那兴善寺已经拆毁了,靖善坊内已是面目全非啦。”

和尚并未为之惊讶,还似如初平和地说:“善哉,施主,万事万物本来为无相。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作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受者相。无法非法相。无男女相、无士夫相。无微尘相、无时节相。无为自相、无为他相、无为自他相。无有相、无无相、无生相、无生者相。无因相、无因因相。无果相、无果果相。无昼夜相、无明暗相。无见相、无见者相。无闻相、无闻者相。无觉知相、无觉知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一席话说得如此高深,众人听得是一知半解。

老相爷大为盛赞道:“师父虽然年纪轻轻,可这佛学教义领悟得很是透彻呀。一定是青灯苦读了许多经典吧?”

和尚严肃地回答:“阿弥陀佛,施主有所不知,我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不纠缠在经典之中,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我师灵训曾讲过,当年六祖惠能住曹溪禅门初祖无尽藏尼之侄刘志略家中,南华禅寺首位比丘尼无尽藏尼向六祖请教,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六祖答道,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示喻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

杜牧眉梢微颤了几下探问和尚:“小师父,你从佛一定有什么志向吧?”

出家人毫不思量坚定地答道:“我想证悟最上乘禅宗的境界,我云游四方的目的是讫巡名山,扣诸禅德,累积善识。对于善的知识,应该将心力集中在他的德行、特长上,去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弱点,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

管家捧来清水,和尚合十谢过,双手接碗,口中阵阵有词,只听清末尾一句,“唵缚悉波罗摩尼莎诃。”便把水饮了,再施礼还碗告辞。

待义方把和尚送出门去,杜牧不无遗憾地在后面摇着头,“这小和尚还是年轻啊!口念无相,心生有相,开悟机缘未到,满脑子的杂念放不下。”他回头对牛老相爷开玩笑道,“老爷子,这和尚整日里念经拜佛,不是叽里呱啦地絮叨,就是长篇大论地神侃,说的比你那《玄怪录》还要离奇玄妙。”

“小子,我那《玄怪录》可不是凭空杜撰,胡编乱造的,都是有根有据,口耳相传得来的。这多亏了李党魁首李德裕的老爹李吉甫的恩赐,那年我二十八岁,参加贤良方正科特试,发榜一看前进士李宗闵、陆浑县尉皇甫湜、和我赫然在列。可还没高兴几天,宰相李吉甫就向宪宗皇帝告状,说我们在卷子里诽谤朝政,我们三个被黜落,主考官韦澳的父亲吏部员外郎韦贯之,杨授、杨损的爷爷吏部侍郎杨于陵被贬出长安,皇甫湜的舅舅王涯、翰林学士裴垍因奉旨复核试卷也受到牵连。对于我,这看似厄运劫难,可也是人生历练,使我的心智更加成熟起来,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牛僧孺略加停顿像是在回忆,“说到妖魔鬼怪,诡谲怪诞的事,我也弄不明白,明明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却是那么不真实,自己都不敢相信。最早是在元和初年,我考中进士后被委任为伊阙县尉,一日,住在附近的乡民连踢带打,捆绑着个衣冠狼狈的书生来见官,说是抓住了杀人越货、身有四条人命的大盗。立即过堂,提上人犯,那人文绉绉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