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道可道是非常道,名可名乃非常名。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雪是越下越大,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了,雪花飞舞遍撒人间,房上、地上、树上都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

李怡在贾家楼诸位朋友的盛情招待下多贪了几杯酒,见已是日落西山,怕耽误了时辰,关了坊门进不得府里,便要起身返回。

义方不放心,和盛姑娘一起义不容辞地护送他,待光王进了仇公武的宅子里,这才放下心往回返。

盛山从小生长在江南,还没见到过这么大的雪,自然欢喜得了不得,月光映雪格外明亮,踏着晶莹的雪精,捧着不断飘落的雪花瓣,旁边唯有心爱的人儿,她止不住翩翩起舞起来。

义方也同样为这天地的美景,身前的爱人所感染着,一踢腿,一抬手,轻轻运气使出劈空掌法,搅扰得空中的雪花儿起起伏伏,似上元节人们释放的爆杆一般。

忽听后面窸窸窣窣一阵踏雪振衣之声,由远而进传来。扭回头去看,是一列短裳短裙外套麻衣的少女,每人左手持鉴人铜牌,腰围鹿筋单鞭,皆穿红衣,如血似霞。个个头戴帷帽,帽裙垂至颈肩,四缘网帘上加饰串串珠翠,使得二八妙龄更显得妖娆深邃。

“小圣姑,那个恶道不在大明宫,是藏在这南郊的望仙台吧?”她们经过时其中一个女子在问。

领队的是位脚穿百纳绣花鞋、身材稍矮的小女子,“五奴听柳旗主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赶去了,不会错的。”

听到这似曾相识的口音,再看那双绣花鞋子,义方尘封已久的记忆之潭被激起层层波澜,“是她?”疑惑猜测不禁脱口而出。

“哥,你说是谁呀?”不仅是盛姑娘听到了,路过的花鞋女子也为之一震,迟疑地向他们望了望,但并未停下脚步,继续急匆匆地往南奔去。

“我好像见到了多年离散的故旧,太像了!”

盛姑娘向那些离去的红衣女子望去,“哥,不如我们追上去问个究竟。”看义兄还在犹豫不定之间,姑娘拉起义方就走,“她叫什么名字?”盛山好奇地问。

义方神情凝重地回答:“陆小青。”

出了城郭正南门明德门,闭关的鼓声刚刚响起,离城并不很远就能看见南郊的望仙台,高娥的建筑毫不比大明宫里的台子逊色,这组殿宇也是当今皇上下旨修筑的。

其间丹井、丹炉分外醒目,周边建筑按八卦方位一一对应排列,正中央百尺高楼似擎天一柱,四围众星捧月般聚拢廊舍五百余间,皆以百宝屑涂嵌其地,瑶楹金栱,银槛玉砌,晶荧炫耀,看之不定。期盼鸾骖鹤驭得指期而降,探寻虚寂玄妙获希夷之理。

红衣女子们未曾停顿鱼贯而入,穿厅过殿,竟无人影,拾阶上楼,直奔高台。

盛山一指侧面楼壁,义方会意,两人不走台阶腾挪跳跃,尽使攀岩轻功,翻栏杆跳入高台。

站住脚仔细打量,见这台上别有洞天,视野开阔,琼台楼阁,仿佛置身于兜率宫外。

北面是座大殿,宏伟气派,横额劲书“三官殿”。殿脊均有飞龙走兽,梁上遍布彩绘,檐下透雕燕尾,朱红的明柱围拢成廊。正殿供奉“天、地、水”三元,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四下寻得藏身之处,见西厢屋脊有一雪堆儿,便将身一纵,上了房顶,趴在其后。

再向下看去,对面东厢殿是供奉慈航道人的,三殿围着的空场用巨大的方砖铺地,砖雕拼出一幅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正中是精美绝伦的三垣四象九野二十八宿图形。这里本应是空空渺渺,寂静超凡的清幽之地,却传来阵阵兵器相交的叮铛之声。

但见那楼口处横陈着几十具尸体,有穿着道袍的,有麻衣白袍的,都一动不动魂归天外了。

空场中只剩下三个人在奋力厮杀,一左一右联手进攻的是一对男女,男的瘦高个子,脸上泛着黄,像一只枯树枝上的蚂蚱;女的身材匀称,面庞清秀,像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溪。他们交相辉映着舞动长剑,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使的是南诏点苍派的功夫。

男子的剑法似苍山山风,苍劲有力,大气坦荡,古朴流畅,诡异多变;女子的招式如洱海水影,轻柔舒缓,回风舞柳,飘逸优美。

被他们夹击的是个身穿皂袍、头戴九梁巾、浓眉大眼的年轻道士。他手使两柄长短不一、宽窄各异的雌雄宝剑,脚下三步九迹,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行步转折,宛如遨游在罡星斗宿之间,依罡踏斗,禹步生风,入太虚任纵横驰骋,辨六合定辗转腾挪。虽说是场生与死的恶斗,却被这飘飘欲仙的你来我往夺尽了眼球。

“好功夫,旗鼓相当啊!”雪堆后的盛姑娘小声对身边的义方叹道。

嗖,嗖,嗖,一列短裳短裙的红衣少女沿螭陛冲上台来,“柳旗主,五奴奉仙姑娘娘之命,带队前来助战!”为手的领队女子大声禀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