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哪料孙简下威凤,怎堪系霜琼玉枝。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匡城城垣不高,夯土而成,城里就是用土围子一圈便是了,可以用巴掌大的地儿来形容。

进了城到处是大大小小的酒作坊,提鼻一闻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酒糟香味,“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大之萼有感抒怀,向金译官问道,“这小小的县城怎么有如此多的酿酒作坊呢?”

经他这么一问译官了然于心地笑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酒业兴盛全赖杜康,都说‘人的名,树的影’,这匡城也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这酿酒始祖杜康,也就是平定了东夷首领后羿、寒浞叛乱的少康,他是夏朝第五位国王,人们称作少康中兴的那位,他死后就葬在这儿,还把酿酒的技艺传授给当地百姓。王子殿下你闻闻这满街的秫酒芳香,多么浓郁诱人呀!”

队伍沿街向南一路寻去,客栈零零星星的还有几家,悬挂在屋檐下的长方形白纸灯笼摇曳在凉爽的夜风里。

可找了几处,不是院子太小,就是房间不足,均不称心如意。

忽见前面一处颇为宽敞的客栈,门楼高大,灯火通明,走近了见门眉上的牌匾写着‘和缘客栈’,门旁的灯笼两面写着“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招客语,这里的院套正好停放车马物品。

“就是这儿啦。”大之萼环顾四周,回身向众人命令道。

店主满脸堆笑地迎出来,大哥兄弟地套着近乎,过年话一套套地不重样,似开了闸的洪水说个没完。

他伸开最大极限的臂展,推开自家的朱漆大门,亲热地往里面让着,同时扯着脖子喊道:“胖妮儿,胖妮儿,你个哪咧?落油馍,下扁食,摆招七饭。”

就听院里洪亮的嗓门应和着,“中!”

分完屋,摆好桌,吃了饭,安顿妥了,大家便各组各的伙,各随各的伴,各找各自的乐子去啦。

秦宗权闲得无事站在园子里望着月亮,“秦哥,跟我们出去整两杯呀?”虎头虎脑杨公子和乌公子、海量李将军笑嘻嘻地从身边走过去。

“你们去吧!你们啊,闻到酒味馋虫都勾出来了。”三个人有说有笑地出了院门。

“宗权叔,你没出去走走啊?”两个孩子从马棚那边转出来,问了叔叔一句又辩论上了,“我说还是西域的汗血宝马好,高大清细,俊朗勃发。”

“还是渤海国的马好,不但有汗血马的长处,还有回纥马的粗壮,长颈、短足、长脸、竖耳,更能适合在密林山岭间驰骋。”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各抒己见,争论着进屋去了。

宗权没他们那么多想法,漫无目的地沿着院廊信步溜达着,无意间透过敞开的窗户看见和尚圆仁坐在屋子里在写着什么。

他走过去探进头问:“禅师,你在写什么呢?”他辨认那大本子上的字,“你写的这些符号真有趣,这个少一笔,那个看不懂,像是草书,又不全像。”

“阿弥陀佛,秦施主,额在写入唐求法巡礼的行记。记录用的是额们日本的文字,这个是由楷书的偏旁盖冠得来的片假名,那个是由草书简化得来的平假名,这片假名是三次入唐、与扬州律宗鉴真大师一同东渡的右大臣吉备真备所悟,平假名是早年随遣唐使至长安青龙寺学习的空海大师基于前人之践创出来的。”

“你把这些年在大唐的所见所闻都写进去了?”

“阿弥陀佛,差不多吧。”和尚翻了翻厚厚的大本子欣慰地回答。

“真好。”秦宗权由衷地感叹着,他猛地一震发问道,“哎呀,禅师,你可不能把乘坐运水船去楚州的事写进去啊,这可是杀头之罪呀。”

和尚抿嘴笑道:“怎么会呢?额在大唐呆了这么些年,什么该写,什么不能写,额是有分寸的。譬如前几日在嵩山法王寺帮天如师兄做了件大事,那七天的行记就没有写。”

“什么大事?”宗权顺口问圆仁。

“善哉,额已在师兄面前保证过了,天机不可泄露。”两个人会意地对视着。

“快躲开,动刀子啦!”从院外慌慌张张地窜进三个人,是虎头虎脑杨公子和乌公子、海量李将军,他们急匆匆地从宗权身边跑进去,李将军跑得太毛糙了,脚下来了个踉跄,幸亏宗权手疾眼快把他扶住,才没有跌倒受伤。

宗权责怪道:“小心,怎么喝了这么多酒?腿都打飙啦。”

虎头虎脑在一旁喘着粗气,心有余悸地说:“喝啥酒啊!桌子都让要饭的给搊了,这是我们哥三撩得快,要不就让人家给废了。”

宗权莫名地看着他,“怎么回事?喝个酒还被要饭的掀桌子啦,也太出奇了吧。”

乌公子一脸的埋怨,一肚子的委屈,揉着发青的左颊说:“哎迈呀!槽牙都被扇活动了。秦哥,喃不基到啊。俺们三个叫喃哈酒去,喃不是莫去嘛,俺们自个出去找了个小店,想乐呵乐呵,小桌一支,小风一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