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花非花来雾非雾,从此踏上天涯路。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去呀,我看是大材小用了。”

众官军听得是心情愉悦,不住地咂舌晃脑,不以为然状。

“走吧,别在这儿打扰人家啦,跟洒家干正事去吧。”待众人陆续离舟,公公回身挤眼暗示,捋着拂子话里有话道,“王管家,一路走好,我义弟仇公武让洒家告诉您一声,风云突变,要往洛阳亲戚家我包你无事,可要是再向前去,不定哪个猴崽子惊吓到您,可后悔莫及啦。”他哈哈笑着登岸走远了。

夜风袭来,光王就感到身上的冷汗把衣服全浸湿了,贴在肉上是冰冷异常,逃亡之路步步惊心啊!

第二天上午,船一到洛阳光王立马弃舟登岸了,水陆这么走下去非出事不可,先到洛阳避避风头再说吧。

这是个响晴薄日的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

王爷沿洛河北岸青石大堤漫无目的地西行,这洛书出处,波涛跌宕,回漩湍急,沙洲险滩一扫而过,浩荡荡一泻千里。行不多远遥望前方,但见一架白玉石桥横亘南北,彩云石栏围拢其上,表柱、角亭精雕其间。

他虽以前未来过洛阳,可对这繁华似锦的东都是早有耳闻,当走近这使初见之人疑是九天仙桥下落人间的天津桥时,断壁残垣的景象使他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的天津桥吗?怎么烧成这样,面目全非了。

这真是福祸无常啊,他不由得感叹起人生如梦,想自己昨天还在王府里平平安安,今天就浪迹街头了,他仰天长叹:“额是光王,不能就这么完咧。”

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从桥南面踢踏踢踏上来一头小毛驴,这驴儿皮毛黑亮亮得招人喜爱,头大耳长,温驯结实。驴儿的屁股蛋上端坐一位长者,白衣白裳,睿智高雅,只是左胳膊弯曲不能伸展。

他左侧牵驴之人,四旬开外,黑衣得体,双睛明亮,鼻直口阔,大耳方额,乐呵呵的一张脸。

牵驴人的旁边正高谈阔论的是个年龄相仿,身穿棕色双绕曲裾,内衬红色中衣,身材高挑,样貌潇洒不拘的中年人,驴子后面还跟着个背着褡裢的老年仆人。

“白敏中!”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光王自从逃亡以来就是这样说话了,原来低声下气是装出来的,可现在是真不想大声说话啦,就想避开人躲得远远的,找个犄角用苇席遮起来,生怕太大声能把自个震回长安去。

虽然声小可对方听清了,四目以对,黑衣人惊愕地瞪大了眼睛,就要行大礼,却被王爷一把拽住。

随之光王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敏中,本王我遭了大难咧!”他压低声音简要地述说一遍。

听得白敏中忽而啧啧,忽而唏嘘,连声安慰道:“王爷您受苦了。”

“敏中啊,这位是谁呀?”白衣老人下了驴,由另两人搀扶着一顿一挪地走上来。

白敏中毕恭毕敬地伸出手扶过老人,“二哥,这就是我常对您说起的光王爷。”

“哦,你就是敏中常讲的光王李怡呀,对,我那小驴子还是你淘弄来的,你怎么孤身一人到洛阳来啦?”

光王经敏中介绍知道老人就是名震文坛的白居易白乐天,也是毕恭毕敬地施以大礼,含着眼泪将事情经过又简要地述说一遍。

“王爷,把眼泪擦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好事呀,为何要伤心呢?一味地屈膝忍让,不如远离是非,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君王覆手为云,翻手为雨呀。要知道这广阔天地正是砥节励行,奋发图强的大好时机,何必要窝在十六宅那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地方呢?敏中啊,请光王爷到董家楼喝一杯去,压压惊。”

下得桥来,好一个大酒楼啊!

金碧辉煌,灯红酒绿,四层耸立,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灰筒绿琉璃瓦剪边顶。正脸悬挂八个一丈高的牛皮红灯笼,霸气十足,每个灯笼上书写着一个巨型篆字,合起来是“天下第一董家酒楼”。六扇朱漆冰裂式大木门四敞大开,笑纳宾客络绎不绝。在楼的南檐下正中,端放一块“太白遗风”的蓝底金字超大匾额。

五个人进了楼内,见大堂天井高举明亮,彩球宫灯雍容典雅,雕刻回廊巧夺天工,呼朋唤友人声鼎沸。

跑堂的小伙计殷勤迎上,点头哈腰地往里引着,“白大爷,您来了,三楼雅间里请!”

白敏中趾高气扬地吩咐道:“客人又是这么满啊,今天不上三楼了,腾间一楼的雅间,我二哥腿脚不灵光。”

“有,早给官爷们备着呢。”小伙计撩起雅间的竹门,大家相拥而入。

“王爷,你看到没?真是世态炎凉啊,见人下菜碟,早先年是我一来,董店主必是一溜小跑地前后伺候着,可如今人老不中用了,也无人过问啦。现在得看敏中的啦,这东都殿中侍御史可不是白当的。”白居易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调侃着。

“二哥,看您说的,好像人们都是唯利是图,势利小人似的。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