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浔阳江头无琴瑟,大珠小珠落玉盘。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奇才呀。”

老和尚跟着说:“我就说他一表人才,好学识,好面相吧。”

老者摇了摇头和而不同地说:“不然,我早年跟司马头陀探讨过相面之辨,他乍看潇洒倜傥,眼神清澄而稳定,可你细瞧,他耳朵轮飞廓反,额头高广,下巴棱角分明,颧骨平而无肉,是怀才不遇之相,因其自恃甚高,会招致他人不满和误会,前途坎坷不定啊。”

李商隐无所谓地说:“命运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怎能靠先天的一个痦子,几条皱纹就决定了呢?多年前蒙老师抬爱,在太学治学时使愚生受益匪浅,尤其是聆听老师的教导更让我茅舍顿开。”

李涉点头称是,又有重持教鞭之态,谆谆教导起来,“太学,正如蔡邕所说的‘太学以为博士弟子授业之所’。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定儒一尊建立太学至今。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使各级官僚及庶人子弟均有求学可能,才有代代英杰层出不穷,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酒来喽!”

随着一阵清脆得似银铃般的女音,房间外转进来个二十几岁的少妇,她个子匀称,体态轻盈,举止投足落落大方,绝无扭捏拘谨的小家子气。

往女子的脸上看,是白皙圆润自来的亲近,妩媚眉眼天生的多情,“老菩萨,等急了吧?您的君山不老酒来了。”

老和尚立即笑盈盈地起身接过酒壶,“善哉,有劳蒋小娘子啦。”

智常大师如获至宝地揭开盖子,眯起眼睛陶醉地嗅着,“香,不愧是君山酒香藤酿出的长生不老酒啊。各位施主,贫僧能延年百岁全赖这仙酒哩。这酒可金贵,得来不易呀,洞庭湖吕家一年酿造是有数的,还要用在君山大会上,是轻易不给外人的,全江州城只有他们蒋家有这本事。一年里贫僧必来浔阳楼一次,承蒙小娘子父女俩的关照,得饮这神仙佳酿。”

说着将其他人的杯子满上,“阿弥陀佛,这可是好东西,诸位施主有福喽。”

老博士听说是君山不老酒兴奋异常,“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老邻居,借你的光品到仙酒,有幸,有幸啊。”

“还是得谢谢蒋小娘子,心里挂念着我这老头子。”老和尚眼睛笑得弯弯的。

那女店主亲热地嫣然一笑,“老菩萨德高望重,海内无双,不给您喝给谁喝?就是只有一壶也是您的。小女子先忙去了,诸位贵客请慢用。”说罢抛下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转了出去。

片刻堂倌敏捷地手捧托盘将桂花茶饼、拌芦笋、汆石耳、爆竹笋、煸野菜、淋油黎蒿、春不老菜羹一盘盘端上来,煎、炒、烹、炸、闷、溜、熬、炖,摆得满桌子都是绿莹莹的。

“浔阳楼不简单啊,这店家娘子更是非比寻常,能弄得君山云梦君子的不老酒?”李涉对这家酒楼是刮目相看啦。

“善哉,那是自然,江州的酒家有一半是她们蒋家的,就连每年君山大会的厨子都是她家派去的,与江湖豪杰多有瓜葛,天底下有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便会知晓,不夸张地讲,老邻居,就是眼下所说的话没等你出这雅间,人家就能悉数了解。”老博士默默点头不再言语啦。

商隐为老师布了一箸菜,直视着李涉关心地问:“看老师的面色和精神气并未被小人的迫害所影响,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真佩服老师的胸襟和气量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呀。”

老人哈哈朗声大笑地说:“归去来兮,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他夹了一根不老菜,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远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近有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概,我辈如草芥,何谈什么放下放不下的呢?随遇而安吧。生活艰辛也不是没有领教过,一餐来之不易的感悟早已释怀。”

他又指着王式,“就拿他的伯父王播为例,年幼丧父,家道中落,沦落到扬州惠昭寺木兰院寄食,听到和尚敲钟就去吃粥。和尚看不起他,戏弄他,吃完了饭,再敲钟。王播饿了一天,拿着粥盆过去时发现扑了个空,很羞愧,在壁上题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后来他当上了淮南节度使,成了一方诸侯。富贵了自然要重游故地,王播也不例外。他再次来到扬州惠昭寺,发现当年题写的那两句诗,已经被寺内僧人用崭新的绿纱精心罩好了。感慨之下,王播在后面又续上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不要怪世态炎凉,看人下菜碟,都因为生活艰辛啊。斜视正视只在回眸间,趾高屈膝全赖你自己,成功了,发达了,就会有乱嗡嗡的一群追随你,捧着你;失意了,颓废了,走在路上与人相遇,人家都装作不相识。同样一扇门一会儿是门庭若市,一会儿是门可罗雀。你说人家不对吗?还是自己错了呢?都不是,也都是。每个人都希望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可这要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