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苦海无边终有岸,何人置我不二闩。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的细微泡沫浮起时,将茶饽盛入盂中留做“育华”,待三沸时,再将二沸盛出的沫饽浇入釜中,煮到精华均匀恰到好处,把新煮出的热气腾腾的茶汤倒入碗中奉与众人。

茶堂之内人们悄无声息地默默品尝,静得只有釜中茶沸的咕嘟声。

大家刚放下汤碗,前面传来洪亮的钟声,知客行者进来通报道:“师父,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到。”

众人闻听迎出堂去,见一位高大魁梧的出家人背着个大包袱,满面春风地走进院来,合掌施礼问着好,“阿弥陀佛,各位师兄好啊?”大家相应回礼。

希运上前把秦靖介绍给和尚,又对秦爷讲:“这位智闲禅师原是我师弟,住锡南阳香严寺,为求觉悟,后参沩山灵佑师兄,偶闻石击竹声而大彻,有诗为证‘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正说着,院外的梵钟又响了,知客僧过来禀告:“师父,沩山灵佑大师到了。”

众人又迎出至大殿前,从天王殿旁转过两位风尘仆仆的和尚,前面的老者几近七旬,后面背包裹的是个年近三旬的和尚。

希运离老远喊道:“灵佑师兄,你好啊?”

智闲禅师移步上前行大礼恭敬地问候:“师父、师兄,你们来了?”

老和尚走近了,挥着手笑盈盈地回应道:“阿弥陀佛,从谂、法正、希运师弟你们好啊,智闲你来得早啊,希运,你还是那样风风火火的。”

法正亲切地挽着灵佑大师的胳膊说:“师兄,智闲也是刚到,我们本想一会儿到山门外恭候您去呢。”

“善哉,同门师兄弟哪儿来的那些客套?”大师摆着手笑着,回头示意徒弟,“慧寂,见过各位师叔。”

那青年僧人行礼称呼,并向希运询问:“师叔,怎么不见义玄师兄?”

两个和尚探询地看着希运,他不无遗憾地解释说:“义玄他也来了,不巧,寺里有个弟子的老母亲病了,我派他下山医治去啦。”希运又把秦靖一干人引荐给他们。

“咣咣咣”的钟声敲响了,监寺弟子走来对法正住持报告道:“师父,云岩昙晟禅师和道悟宗智禅师来了。”

众人接着向外迎去,穿过天王殿,希运和尚悄声对秦爷细说着,“五祖弘忍座下弟子智诜传法入蜀,开保唐禅派之山门;神秀掌北宗,惠能创南宗,呈三足鼎立之势。得五祖衣钵真传,六祖惠能门下高僧云集,名徒青原行思、南岳怀让最为著名。南岳怀让六位入室弟子中仅有马祖道一得其心传,马祖洪州宗法嗣百余人,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为三大得意弟子;与青原行思门下石头希迁的石头宗,及东都(洛阳)荷泽神会门下的荷泽宗并行。这云岩昙晟禅师早年师从我师父百丈二十年,后参石头希迁的弟子药山惟俨大师,这惟俨大师也同他一样,两宗兼修,得石头禅师法嗣。道悟宗智禅师原是云岩昙晟禅师的亲哥哥,也投在惟俨大师的门下,因为是后出的家,所以称弟弟为师兄。”

大家紧赶着来到了山门殿,在山门内左右塑有哼哈二将郑伦和陈奇,神像下面僧值和尚正陪着四个僧人等在那里,两个年老的和尚笑容可掬透着随和,另有两个中年和尚,一个严肃认真拎着包裹,一个开朗风趣斜挎着长盒。

几个和尚师兄师弟地称呼着,昙晟禅师又让自己的徒弟良价和师弟的徒弟庆诸拜见师伯们。

法正正要让和尚们进庙休息,希运快走几步出了庙门,诙谐地边走边说:“师兄等等,看还有哪方明德之士大驾光临呢?”

他手搭凉棚向远处望去,不禁哈哈笑着拍手叫绝,指着池子那边,回首呼唤法正和尚,“师兄,归宗智常师叔和芙蓉山灵训师弟也到了。”

又急唤钟头立即上楼鸣钟。希运跟身边的秦爷讲:“这位师叔是我师父的师弟,都是马祖的门人,住锡在庐山归宗寺;他的弟子灵训奉师多年,后返回故里于福州芙蓉山开坛讲法。”

说着话的工夫,两乘滑竿抬了过来。前面的老和尚已过耄耋之年,面如银盆,五官俊朗,两道苍眉之下一双赤目,正由那也过知命之年的弟子灵训搀扶着离了竹椅。

灵佑、从谂、法正、希运、昙晟、宗智众徒子徒孙呼啦上前护卫,法正感激地说:“阿弥陀佛,师叔如此高龄能来我百丈助法,使我一方净土蓬荜生辉,真是莫大的荣光啊!”

老和尚笑道:“阿弥陀佛,我身体还算硬朗,不用你们搀扶。百丈乃我禅宗大寺,受十方之顶礼,渡万众之迷津,老衲还能有几个春秋?理应为我禅宗竭尽绵薄之力。”

他指着放在椅子后面的长木匣,不放心地提醒着,“灵训啊,别忘了拿上东西。”

众星捧月般地拥着智常大师进得茶堂,监寺,知客,茶头里里外外地张罗着,未等多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茶汤端了上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