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太湖芦荡惊飞鸟,一脉义气薄云天。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客套,依次分给孩子们。德儿、励儿看到师父微笑着默许了,便把金钱接到手里。

可唯有小义方没有伸手,大家都疑惑时,小家伙看着老爷爷认认真真地说:“爷爷,我能不要这些钱吗?”

“那你想要什么呀?”老寨主笑咪咪地问。

“我想学你的盖世神功,弹指功夫!”大堂里顿时悄无声息了,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老英雄。

还是大寨主打破了僵局,“秦兄有所不知,这弹指神功乃是我鲁家家传之宝,传子不传女,传嫡不传庶,就是我都没有资格来学,我大伯……”

守业话还没有说完,只见老人家大手一摆,打断了下面的话。“守业,莫说些糊涂话!这功夫我交了。瓦岗结义是一家,我的就是兄弟的,你秦家的也是我的,没有什么里外,不分什么彼此。”

他一指守业、守国,“不怕贤侄笑话,你这两个兄弟,筋骨外的功夫还算马马虎虎,这内功修为还真不是练这弹指神功的材料。来孩子,给爷爷磕三个头,今天你就是我亲孙子了,我把这功夫传给你。”

这机灵鬼是何等的聪明伶俐呀,扑通跪下连磕三个响头,高呼三声爷爷。把个老英雄乐得前仰后合,将他一把揽在怀里,拂在耳边低声耳语。

“爷爷,哪儿是鱼际?哪儿又是曲池呢?”义方不解地问。

老人一笑,暗一提气,用右手握住小手,拇指按压孩子的右手食指桡侧端,出掌骨之间,上行前臂背面桡侧缘至肘部外侧,再由上臂外侧捋至肩端,沿肩峰前缘上会于督脉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推入肺脏,反转从肺横带出聚腋下,沿上臂内侧下走到肘窝中,引气顺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过鱼际,于拇指的桡侧端带出。

义方就感到一股炙热的劲力随爷爷的手指游历一周,由食指进,经腋下至胸腹,充盈流出,重回右臂,取拇指射出,稍有意念便源源轮回。

守国佯装挑理地叫道:“老爷子你真偏心,我练时你怎么不用真气给我打开筋络呢?这可省去了三、五年的苦练啊!”

“给你通也白费,你就不是那材料。”老爷子抿嘴笑道,也逗得大家一阵大笑。

一枚金币放在义方的食指和拇指之间,老人抬起小手一声轻喝:“弹。”

一道金光闪过,大厅顶棚悬挂的桐油灯被击得左右大摆,震得嗡嗡作响,在座各位英雄鼓掌叫好。

酒足饭饱后,不知是谁提出要去登飘渺峰看太湖,杜牧怕误了时辰正要推辞,老寨主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说:“这里到湖州一个时辰的路程,来得及,我这西洞庭岛可是别有洞天呀。”

于是在守业的陪同下,兄弟几人盘山而上,一路欣赏美景,一路谈天论地,好不热闹。

从水月坞进山,沿途到处是石榴、枇杷、杨梅、青梅,还有漫山遍野的茶树。

远远望见半山腰有一座小庙,隐映在竹林深处。守业用手一指,“去水月寺讨杯香茶如何?”众人酒后口干极为认同。

走至庙前,庙门建在十几蹬的石阶之上,这下面的山坡上右侧种着几陇青菜,左侧碾出块平地,用大石柱磊起一片阵式,细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心为五的格式。

杜牧眼尖,看出了门道喊道:“这不是洛书的九宫之数吗?”

守业忙示意要他轻声,小声告诉客人这是庙里子靖师父练轻功用的。

踏阶进入庙内,只有个小女菩萨打扫庭院,大寨主看来和她很是熟悉热络,“清源,你家师傅呢?”

“师傅上山采药去了。”清源停下手中的扫把柔声地回答。

几个人走进殿中,只见大殿正中塑着一尊立于莲花瓣上的水月观音像,那莲瓣漂浮在海面上,观世音菩萨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她面容娇美,体态婀娜,雍容典雅,充满了智慧和慈爱。

清源招呼几位施主到偏室用茶,这水月寺的小青茶喝起来更加神清气爽,就如同眼前小沙弥尼清新脱俗一般。

走出小庙,沿山路向上去,曲曲折折间悠然看见路边不远的青石上刻着“砥泉”二字,寻到泉眼,水量虽不大,但喝起来是极其甘甜。

抬头发现泉旁的石壁上有块摩崖,“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大家都在仰头吟诵,守业在旁讲解说:“此乃诗僧皎然所题。五十年前他与陆羽是莫逆之交,陆羽著《茶经》,皎然大师撰《茶诀》。一次他来这里拜访好友,未能见到,便遗憾地提诗于门上,‘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人这辈子往往有诸多不如意,经常是事与愿违,不是什么事都能心想事成的。”

小憩片刻又向上行,往远处望去影影绰绰的,一块方正的大岩石上并肩坐着一老一少两个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