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五八章京师乱战(上)  地主家的狗腿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察院右佥都御史姚宗文那是工部尚书姚思仁的本家,都是本家,大家都是为魏公公办事,自然是要抢先出来反对东林党一番。

“汪尚书,你说熊廷弼催要百万两军饷,那你可以问清楚了这百万两军饷要用在何处,若是说不清楚,分明是户部有意拿辽东军饷说事,是想着推脱不办,西南动乱历朝皆有,不过是一帮刁民聚众闹事,一帮乌合之众能成什么气候,工部为陛下采办些木料罢了,能花多少银子,你为何不批?”

汪应蛟冷冷的看了姚宗文一眼:“姚御史,汪某是户部尚书,国库里如今还有多少银子难道你比汪某还要清楚吗?陛下乃是天下之主,应当以天下为己任,户部如今还有多少钱粮可调动汪某很清楚,去年两京一十三省所费开支已超出户部预算,如今国库哪还有余银为陛下修缮宫殿。”

“江南漕运、山东等地盐政不是就要往京师运银子了,户部为何还哭穷。”

姚宗文显然是有备而来,事先做过调查,清楚主管漕运与主管盐政的官员正要入京到户部对账。

漕运与盐政是朝廷两大肥差,此次回京回报工作与户部对账,对完账后国库不日便有钱粮入库。

汪应蛟这次不再理会胡搅蛮缠的姚宗文,而是直接对皇帝说道:“陛下!您明鉴,微臣并非推脱不办,财尽民穷,变乱必然发生,臣身为户部尚书怎能不预先为此作好打算,国库的每笔开支臣都是记在心里,这是臣近日收到的数封奏疏,有辽东经略熊廷弼的数封奏疏,还有四川、贵州、云南三地布政司请求运粮的奏疏,敬呈御览。”

殿前两边的引奏官接过了汪应蛟的奏章,递上御前拆封。

皇帝大人打开奏章一看,显得有些尴尬,因为木匠朱由校是不大识字的,认字不多,奏章上的字显然已经超出的他的识别范围,奏章认识皇帝,皇帝可不认识奏章,于是他就扯了扯魏公公,示意让魏公公帮他读一读,顺便给他拿个主意。

魏公公也是相当无语,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魏公公也不识字。

也就是年轻时看过一些春宫读物,还是带插画的那种,这种写的密密麻麻的奏疏他看了就犯困,只不过,魏公公自然不会和皇帝大人说实话,他装模做样的接过奏章开始仔细在那端详着。

然后站在那里开动脑筋,想着怎么忽悠皇帝早点退朝,因为他得把这份奏章拿回去跟他的狗头军师们开个会研究研究,他可不能也学朱木匠找个人代读,万一这里面夹杂着什么骂他的私货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看今日的架势,硬上是没胜算的。

皇帝大人不乐意了,朱木匠见魏公公端详了奏章半天也没给自己读,就开始催促魏公公。

“魏卿家,怎么回事,奏章上都说了些什么,快读给朕听听。”

魏忠贤回过神来,一脸严肃的说道:“陛下,这奏章老奴都看了,老奴觉得熊廷弼所求军饷过于繁多,姚御史说的在理,其中有多处边关布防花费有待商榷,西南平叛军求饷这事更不必担心,西南那帮土司皆是有勇无谋之辈,老奴的干闺女前些日子来信告诉老奴,叛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军粮充足已经筹集完备,要不了多久西南的叛乱便会平定下来,不过,未免草率,陛下不如暂且退朝,搁置在议,待老奴回去和内阁通个信,同内阁中的几位大臣商议一下在拿个章程出来……”

魏公公深知朱木匠的秉性,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把朱木匠绕晕,朱木匠也没让魏公公失望,魏公公刚说完朱木匠已经有点不耐烦,便随即摆了摆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依你,有了章程再来同朕说。”

有了朱木匠这句话,魏公公当即传令命诸臣退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