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斗转星移,一晃就是半个多月稍纵即逝,略加笔墨秦爷五个人已是在返程的路上了。
希运大师临行时再三嘱咐,等一有机会就派门下弟子去泰山,接义方到黄檗山多住些时日。
在出发前秦爷还与孩子们商量归途的线路,是原路返回,还是奔江州,涉长江,走宣城,至太湖呢?
不用多想,这些小家伙当然是乐意后者,一致同意先登庐山,尤其是逍遥和义方甚是兴奋,吵着要亲眼一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
春风得意马蹄疾,可惜这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炎,酷暑难耐,恨不得有片树荫就躲进去,有汪碧水一猛子扎到底。
越向北走,随着地势逐渐抬高,经永修,过浔阳,进入庐山峰峦叠嶂之间,浑身越加感觉清凉了许多。
这庐山处处是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流泉瀑布,山左山右布满了断崖峭壁,幽峡峙谷。
庐山,远望悠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观千峰携手紧相连,横见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端。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俊岭携秀水同辉,难怪世人皆称匡庐奇秀甲天下。
马车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突然看到树木茂密的山道边坐着一位读书人,正挥动着一方绢帕做求助状。
驻马停车,德儿和逍遥跳下车上前询问,见这书生年纪在二十四五岁,一身薄而有空的罗绡衣裳,貌虽比不得宋玉潘安,也称得上风流倜傥。不知怎么搞得他浑身是土?左胳膊现已脱臼难以动弹,一问方知是他去摘陡坡上相思树的红豆,脚下一滑摔成这样的。
就是伤成这样,他还捻着手中的几粒豆子给来人看,自嘲地低吟着王维的那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时秦爷带着励儿、义方走到跟前,励儿跟义父王金学的几天穴位骨伤的本事,这回可有了派场,见他先用手上下捏了捏,摇了摇,咔嚓一声,脱臼的胳膊被端复了位。
又噌噌几步钻进了山上的林子里,不大会儿的工夫攥着一把青草返回来,在石板上用石块碾碎,就着绿稠稠的汁液敷在关节处,最后用布条绑好。说来也奇了,经他这么一忙乎,读书人的胳膊基本上活动自如啦。
书生连连感谢,并问这草是什么神丹妙药?励儿告诉他:“什么神丹妙药啊,满山遍野都是,就是野韭菜。”
秦爷问他为何孤身一人来这深山老林之中,这书生娓娓道来,“我姓李,名商隐,字义山,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任书记,由长安赴洪州探访故人。在返程途中经过庐山,因受李太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召特来一观。不曾想一时起了兴致,看那坡上满树的红豆,忆起故人而登坡摘取。没留心滚落跌脱了胳膊,幸被搭救甚是感激,不然这荒山野岭的还真不知如何是好呢。”
听说也是为李白香炉峰瀑布的威名而来,大家邀请他同路而行,彼此也有个照应,书生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在车上闲来无事,聊的最多的还是庐山的山山水水,从东、西林寺,说到居易草堂;由含鄱口,讲至五老峰。
谈到五老峰,李商隐便打开了话匣子,一发而不可收。“这五老,说的是上古自伏羲据河图而创八卦,大禹得洛书而立《九畴》,至周文王演易经的三千多年里,由五个长老隐居在蒲州(运城)五老山中将其精髓传承发扬下来。他们分别是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黑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五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蓝色。”他虽也是头一回来,知道的风土人文还蛮多的。
走着走着到了个三叉路口,几个人站在一棵开满淡绿色花蕾的高大喜树下,看看东,看看北,除了山还是山。车夫也是从未来过庐山,只会催促说:“扎戏问问吧。”看来唯一能做的真就是找个当地人问问路了。
等了半天,还好,远远的从对面慢悠悠地来了个放牛的老乡,德儿客气地打着招呼,那放牛人也热情的回话,“做么事啊?好热一个,热死了!”他不住地用前襟擦着脖子上的汗。
“老乡,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德儿问道。“恩问欧,欧哈儿糊或勺的,我想想啊,对了,跌地是隘口。”他一指叉路的北面,又向东北面一指告知,“往北走不远,就能看见向东北的叉路,那是去牤岭村和含鄱口、佛手岩的。不拐一直走是到东林寺,居易草堂去的……”
“对,我们向北走,香炉峰就在草堂的南面,有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文章为证,‘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这不告诉你香炉峰在草堂的南面吗?听我的没错。”李商隐打断了老乡的话,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