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做法,士会没有打压,而是采取了容让的态度。
刚刚担任中军帅不到两年,士会已经做了大量的努力工作,晋国逐渐步入正轨。在此关键时刻,面对郤克,他做出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定——退休,把晋国的政权完全交给郤克。
断道会盟之后,士会跟他的儿子士燮说了几句心里话:“燮啊!我听说,喜怒合于礼法的少,和它相反的却很多。君子的喜怒,是用来阻止祸乱的;否则,就会增加祸乱。郤克的忿怒已经达到极点,如果不让他在齐国得志,必定会在晋国内部发难。我已经老了,打算告老还乡,以成全郤克。你跟随几位大夫,一定要恭敬啊!”
士会可谓百年一遇的明智之人,叮嘱儿子一番,主动退居二线,并且推荐郤克继任中军帅。
几十年以后,‘赵氏孤儿’的幸存者赵武执政,偶尔与贤臣叔向去晋国的墓地扫墓。赵武问叔向:“如果使死者可以复生,我们跟谁在一起最好呢?”
叔向说:“应该是阳子吧?”
阳子就是阳处父,赵氏家族的恩人。当初就是他一句话,让晋襄公罢免已经担任中军帅的狐射姑,改任赵盾为中军帅,以至于晋国内部后来争权夺利,赵盾大开杀戒。
叔向推荐阳处父,赵武却并不赞成,说道:“他在晋国廉洁正直,却难免身首异处,他的智慧不值得称道。”
叔向又说:“那就应该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狐偃)。”
晋文公重耳回国渡河之时,狐偃要辞别而去。赵武说:“他只知道保全自身的利益,不顾及辅佐国君治国,仁义不足。”
紧接着,赵武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人选:“应该是随武子吧(士会)!他向国君进谏不忘自己的老师,讲自己的行为不遗忘朋友,侍奉国君不结党营私,能够推举贤人,辞退不贤的人。”
即明哲保身,又举贤任能。把狐偃、阳处父都比下去了,这对士会是个很高的评价。
他的儿子士燮,也是一流人才,将来还会出现。
士会退出政坛,把晋国的权力,交给郤克。郤克,开始了他的复仇大计,齐、晋之间的一场中原大战——鞍之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