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齐顷公让独眼龙迎接郤克,让秃子迎接季孙行父,让瘸子迎接孙良夫,让驼背人迎接曹公子。
本来四个使者就挺滑稽,又增加同样四人,俩俩一组,一个在前引路,一个在后跟随。想一想那独特的场合,真有趣,真搞笑啊!
幕后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一时忍俊不禁,没有捂住嘴巴,竟然‘咯咯咯’笑出声来。身边的侍女见了,都跟着笑的花枝招展。
几个女子笑弯了腰,却不知‘祸从口出’,这一笑,抛弃情谊招来仇恨,给齐国引来一场大祸。
郤克等人开始还觉得奇怪,这些接待的人怎么如此特殊?巧合,纯属巧合。虽然内心别扭,大家都是残疾人,互相体谅宽慰,所以也没往心里去。
等到听了女子的笑声,这才明白被人耍了,原来一切都是齐国人故意安排。过后再一打听细节,原来是齐顷公为了博得母亲一笑,特意找了四个与他们一样的残疾人,同时分别接待他们。
萧同叔子躲在高台上,就等着看这一场压轴大戏呢。
作为使者,他们都是各国重臣,功勋卓著,没想到竟然以这种方式受辱。
季孙行父、孙良夫和曹国公子,虽然愤怒,迫于齐国的军事实力,不敢多言,全部把目光投向郤克。因为晋国是诸侯盟主,侮辱郤克,就是侮辱晋国,藐视盟主。
如果郤克忍气吞声,他们自然不敢嚣张。
齐顷公根本没想到,自己这个祸究竟闯得有多大,后来七年没有吃肉。
郤克什么人?晋国‘六卿’之一,心高气傲,争强好胜,把荣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虽然身有残疾,在晋国没人敢瞧不起他,如今由于自己的身体缺陷,竟被一个女子嘲笑,岂能沉默忍受,岂能善罢甘休?
面对三人疑惑而期盼的目光,郤克怒火中烧。四个人临分手前,在城门外商量了一个下午,主题就是该如何报复齐国。有个齐国人听到了,认为齐国的祸患,从此开始。
商议完报仇大计,郤克一刻也不愿停留,他让副使栾京庐留在齐国,并且命令道:“完不成在齐国的使命,就不要回国。”
他满腔怒火往回赶,路过黄河的时候,指着河水发誓:“不报此仇,誓不再渡过黄河。”
他的心中,恨意滔天。
回到晋国,郤克立刻向晋景公请兵伐齐。
本来是笑呵呵去和好,回来却怒冲冲要讨伐。晋景公问明原因后,内心也暗自窃笑:这位齐君,太轻浮了,岂能以国家大事开这种玩笑?
晋景公虽然替郤克抱不平,但齐国也不是好惹的,真要打起来,胜负难料。所以,晋景公没有同意,理由是:不能为了你一个人的私怨,来扰乱国家制度。
这是私怨吗?有私也有公。侮辱晋国大臣,难道和晋国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这难道不是晋国的耻辱?不过,为了这点事情发兵,确实不合理。
国君不给发兵,郤克的怒火难以扑灭,再次提出请求,愿意率领郤氏的家兵,前去讨伐齐国。
以家族势力伐齐,跟主动送死没啥区别。无论家兵多么训练有素,也敌不过大批的正规军。同时,从郤克的口气也可以看出,凭借郤氏家族,竟然敢去攻打齐国,实力不是一般的庞大!
家族强大固然好,却也深藏隐忧,如楚国的若敖氏,家族太强大了,几乎灭绝。
另外也可以看出,此时晋国的家族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君权开始削弱。这导致后来国君的权力越来越弱,最后被韩、赵、魏三大家族瓜分。
对于郤克的建议,晋景公再次拒绝。真要让郤克率领郤氏族人伐齐,晋国丢大人了!晋景公也丢大人了!
此事在晋国已经尽人皆知,郤克的自尊心真是被激怒了,自己出使齐国,竟然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此人进取心极强,为了雪耻,他已经要发狂了。在内得不到国君的支持,对外又不能私自出兵,这口恶气,憋在心底难以下咽,等,必须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洗刷今天的耻辱。
这一切,被中军帅士会看在眼里。
齐顷公敢羞辱晋国的使者,恐怕也是想试探一下晋国。他低估了晋国的实力,虽然刚刚惨败于楚国,但是如今的齐国早已日落西山,无法再撼动晋国的霸主之位。
他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耻辱。
只为一时欢娱,却换来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