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行。自己内疚却昧着良心,这是不信;替人谋划,却让人遭难,这是不智;害了别人,自己却怕死,这是无勇。背着这三项恶名,还能逃到哪里?你赶快走吧,我且等待死亡。”
共华,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甚至根本没有人听说过他。但是,生死时刻,他没有潜逃,毅然选择了舍生取义,其精神,让人感动,让人敬佩。所谓的春秋大义,就是如共华这般,为道义,舍生死。
春秋的历史之中,有他一席之地。
山西可谓人杰地灵,自古才俊辈出。并非晋国臣子不忠不义,实在是晋惠公无才无德,不能把这些忠义之士凝聚在自己麾下,无力把晋国带向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命中注定,他也是一位过客。
丕郑的儿子丕豹,听说父亲被杀,哭着逃往秦国。
见到秦穆公后,他哭诉道:“晋侯已经失去民心。他背叛秦国,忌恨小怨,前后杀了十位大夫,百姓不服。您如果发兵,一定能驱逐他。”
战争,不是随便就可以发动的。
秦穆公岂能为臣子讨伐国君,那不是教臣子谋反吗?于是说:“如果他失去民心,怎能杀掉那么多大臣?况且他罪不至死,民众也不会造反。胜败无常,有杀身之祸的人都走了,还怎么赶跑国君?还是从长计议吧!”
虽然没有发兵,暗中却重用丕豹,任命他为大夫。
里克死了,丕郑死了,另外还死了众多大臣。虽然骊姬是晋国内乱的罪魁祸首,但是,里克与丕郑的连续杀戮,罪责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