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平原交接期间,杨明已经把新地图买了回来,重新贴在了墙上。
方正吩咐张优秀、杨明开始熟悉地图上的每一条街道。
同时,他又让杨明接收了一份文件,那是他从网上下载的一幅地图。
他让杨明想办法将地图一分为四,分别用四张纸打印出来,到时他会拿出单独的时间,在这份地图上标注出已有的所有发行网点。
如此操作之后,两张地图做一下对比,就可以发现报纸的发行渠道是不是健全了。
听到这个解释,杨明顿时觉得这个操作非常高大上,便立刻去办。
旁边的李平原不时觉得异常尴尬。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如今的发行渠道根本不健全。
他之前是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所以,经常偷奸耍滑,每隔一个月涨上几个新网点,至少让王建设看得出发行部在干活。
实际上,发行渠道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拓展。
正如方正所说的,只要在地图上标出已有发行渠道,整个市场也就一目了然。
如果被王建设看到这张地图,李平原百分之百又会被骂。
方正是被派来搞死自己的吗?
李平原顿时觉得自己的人生跌入的不是低谷,而是深渊。
所以,在工作交接完毕之后,他赶紧出去了。
他啥也没干,直接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反正报社说另有他用,也没说怎么用,干脆回家歇着去,总比在这里被羞辱要好。
在李平原离开的时候,方正又获得了99个小时的奖励,原因是工作认真、细致又负责。
看来,在李平原一个人身上,方正能获得不少生命。
薅羊毛还真有可能只在一头羊的身上薅啊!
跟李平原交接完工作之后,方正已经记了半个本子,他觉得两个月之后,发行量可能提升一倍都不止。
因为,李平原在交待完真实发行量之后,他才明白之前王建设在会上或者外面公布的发行量是假的,而且假的离谱!
报纸的实际发行量只有一万八千份,但王建设对外公布的发行量却是四万份,这其中的水份多得拧不干。
方正在采编部工作的时候,当得知报纸发行量是四万份时,心中还是非常欣慰的。
他觉得,这里面有记者部、编辑部以及设计部很大的功劳。
他觉得大家的工作得到了市场认可。
所以,在得知真实发行量的时候,他几乎是被当头一棒。
报社在当地创立三年,竟然发行量只有一万八千份,他不知道这么差的一个数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是,当看到李平原告诉他的详细数据后,他又不得不信。
就在他纠结发行量的时候,王建设的电话打了过来。
“喂,王总,您好。”方正接起了电话。
“方正,你跟李平原交接了吗?”王建设问道。
“刚交接完,还算是比较详细。”方正在这方面没有必要欺瞒,也没有必要故意整李平原。
“实际发行量你也知道了?”
没想到王建设主动提起,方正不由回道:“知道了。”
“行!你知道就好。之前只有李平原和张优秀知道这个实际发行量。现在,你也知道了。但是,你一定要保密,对所有人都要保密。我们的官方发行量就是四万份。明白吗?”王建设的语气有些坚决。
“王总,我明白。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隐瞒实际发行量?”
王建设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们的发行量做的不错,我也不想虚报。可是,我们只有这么一点发行量,你让广告商如何投广告?他投了广告之后,效果如何评估?作为纸媒,广告商最看重的是报纸影响力和发行量。”
“方正,你没从事过业务工作,对发行量可能不是太敏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告商都会把发行量作为他们投放广告的重要参考。没有广告收益,我们拿什么钱来养这些人?所以,实际发行量是个保密数字。我们对外宣称一直都是四万份。这回明白了吗?”
“明白了,王总。”方正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达此时的想法。
隐瞒实际发行量,不就是骗人吗?
可是,又如王建设所说,发行量低,哪个客户还敢投广告?
没有广告收益,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方正,你也别觉得我们是在自欺欺人。实际上,大部分纸媒都会虚报发行量,目的就是用高的发行量从广告商那里拿到大单。至于潍州市的纸媒,呵呵,他们的发行量没有一个是真的。”王建设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懂了。王总,放心吧,我会保密的。”
“行。回去以后,我再和你详谈发行工作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