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挂了电话。
方正总觉得自己对发行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却没想到被一个“发行量”给绊住了。
于是,他开始逛论坛、找帖子、查资料,去弄明白“发行量”的真正含义。
终于,他又找到了另外一个说法。
如果知道了报社的实际发行量,业内人士就可以推算出整个报社运营成本如何,再加上广告费用的估算,整个报社的收入状况就是全透明的,所以这个信息很尴尬,这也是导致最终发行量信息不可信的因素之一。
这些所谓的业内人士,除了媒体同行之外,还有很多是手里掌握着广告投放权的直接负责人。
所以,想骗他们,很难。
他们也知道报社的发行量不可信,但这也算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他们只要心里知道能打多大的折扣就行。
你跟他说发行量是四万份,他可能直接拦腰折断,认为你的实际发行量差不多是两万份,或者更低。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方正才理解业务部那些同事,为什么每次开会都在提议发行部提升发行量。
原来,发行量是获取广告收入的一个极大衡量标准。
越是如此,方正越是觉得自己的地位非常重要。
如果他真能把发行量提升起来,是不是会成为所有人崇拜的偶像?
是的!
他自己给了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