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酒醒何处  天玄地黄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忧色:“刘兄,你还是不要去我家了,我的事情我自己想办法罢。万一家父一时糊涂……你让我于心何安?”

刘宸笑道:“有道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有把握说服令尊。若是我连这点胆识和自信都没有,那也不用回大雪山了,不如找个地方躲起来苟度余生算了。”

祖春一阵大笑:“刘兄乃真君子也!倒让在下无地自容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真的还要坚持去我家走一遭?”

刘宸凛然道:“我答应了朋友的事情,没有不作数的。”

祖波忽道:“三哥,人家拿我们当朋友,以心换心。你若还是在这里纠缠不清,岂不让道上的朋友耻笑?”

祖春朗笑一声:“好,刘兄请。”

刘宸大步一迈,气势昂扬的往山下走去。

大家既已把话挑明,便除去了心中的芥蒂,祖家三兄弟一反之前的冷漠之态,言行变得开朗起来,一路上与刘宸相处得十分融洽。

祖春道:“刘兄可知我们两家为何结怨?”

刘宸道:“在下不知,请祖兄赐告。”

祖春道:“这要从我五弟说起。他有一次在山中打猎,摔下了山谷,幸好被阿彩姑娘撞见,救了回去。二人相处几日,相互生了爱慕之心。”

刘宸道:“这是件好事啊,却为何会起怨仇?”

祖春道:“问题就出在我父亲的身上。他知道此事之后,极力反对,在他看来,巫山羌人乃是西南之夷,不懂诗书,不知礼乐,与羌人通婚就是家门的耻辱。双方言语失和,动起手来,以致误会愈甚,如此才有了最近的事端。”

刘宸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在羌寨向莫折彩的父亲求情之时,他便说光是他答应了也没用。他开始苦笑:“如此说来,我这个说客似乎真的不大好做。”

祖春道:“我们本是上谷望族,为避兵祸迁涉至此已有百余年了。家父虽久居巫峡,然家族门第之念未除,因而有此一虑。糟糕的是,族中不止家父一个人,其他叔伯也有同样的看法。刘兄现在还要去祖家当这个说客吗?”

刘宸哂道:“虽然有些难度,去还是要去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原来世俗之人的种族之念如此根深蒂固,我是该去宣扬一下天道之德了。”

祖春笑道:“刘兄似乎通晓先贤古法?”

刘宸肃容道:“本派的典籍有云,这宇宙万物本就同出一源,其最终亦必归于一,这才是天道循环,自然之德。试问,混沌不开天地未分之时,哪有什么种族之分,国、家之别?一分为二始有阴阳,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天玄而地黄,这是万物生长的一个过程,一种规律。又有斗转星移,圣贤说法,万物得修其身,以通道德,至此,天下大同,乾坤清朗,万千法度皆归于一。”

祖春眼中一亮:“刘兄这一番话有如天外奇谈却又深含哲理,令在下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越来越看好刘兄了。”

四人一阵大笑,心情愈发舒畅起来。

刘宸取下腰间的酒葫芦,咕咚咕咚饮了几口,咂着嘴巴一阵赞叹。他一路走一路喝,时而高歌数声,时而狂笑几下,对这葫芦是越来越喜爱了。

祖家三兄弟瞧着刘宸的背影,都啧啧称奇,对他们来说,这等洒脱、狂放之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然而他们却不知,这份洒脱里面不知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之事?

葫芦中的酒哪经得起他这样喝法?刚到山脚,便被他喝光了。他摇摇空荡荡的葫芦,满脸愁苦之色,正叹息不已。

祖波笑道:“刘兄,就快到了。咱家也有好酒。”

刘宸大喜,将葫芦挂回腰间,沿着江水北岸,兴致盎然地往前走去。

行了片刻,眼前突然开阔,前方丛林深处,似有浮光闪动。再往前走,峡谷中蓦地现出一片平湖,水陆相接处栈桥无数,四通八达,大小船只,罗列其侧。

平湖之畔,又有水寨连江,红叶映照之下,便似霞光里的一片仙境。

祖春领着大家往湖边走去,行了两里,前方现出一片村落。

等到了村里,四处伐木声声,吆喝阵阵,人来人往,一片繁忙。刘宸环目四顾,但见屋前屋后桅帆成片,道路两旁棹橹成堆,此地竟是一个庞大的造船之地。

刘宸叹道:“每次坐船路过巫山,竟不知这江水边的平湖里另有一番天地。”

祖春道:“我祖家历来都精于木工手艺,迁涉到了南方之后,便开始造船。”

刘宸点头道:“看样子,造得不错。”

祖旋笑道:“但凡在江水一带混水路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祖家的船既快且稳。就连很多有权势的达官贵人都特地来我们这里订造私人船只。”

刘宸只是随便一夸,不料对方还真是造船的名家。

祖旋一说起自家的船,登时来了精神:“我们还能建造战船,大如艨艟,小如冒突、露桡,便是楼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